01中山直击|谢霆锋都赞甜!「菠萝的山」产值过亿 香港竟买不到?
提起中山的美食,你是否会首先想到乳鸽、脆肉鲩?事实上,中山还是一个名实相符的“菠萝之乡”。
在距离市区约40公里的神湾镇,有一座“菠萝的山”,以盛产皮薄肉厚、清甜多汁的菠萝而闻名。如今,当地还通过“菠萝IP”成为大湾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不过,若要在香港市场直接买到神湾菠萝却并不容易。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神湾菠萝在本地极受欢迎、自产自销程度高,所以暂时并未有出口,但已有不少港人驾车或跟团北上,体验过“现摘现吃”的乐趣。
坐落在神湾镇的丫髻山,因形似丫头的发髻而得名,伫立在山脚下放眼望去,尽是一片青翠的菠萝田,如今,它不仅是中山的名片,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记者在现场试食新鲜采摘的“甜蜜蜜16岁”品种神湾菠萝,口感十分绵密,香甜且多汁水。
据记载,国父孙中山晚年尤爱神湾菠萝,其卫士李球曾多次携带供其品尝。此外,在综艺《十二道锋味》中,神湾菠萝还被谢霆锋誉为“最浓郁的甜”,从而知名度大增。
那么,为何神湾菠萝口感和甜度优于普通菠萝?这还要归功于其背山面海的独特气候。丫髻山的砂质红壤、充足日照及山泉水灌溉,加上海洋季风气候为菠萝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使其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8%,且富含维生素C及钙、铁等元素,被不少食客赞叹“像是泡过蜂蜜般的甜”。
事实上,神湾菠萝还是一种“侨果”,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15年,旅居秘鲁的华侨李国汉将名为“金山种”的菠萝种苗带回家乡中山神湾镇试种,并在丫髻山南麓开辟山地种植,凭借甜嫩无渣等特点迅速成为当地特色。
1920年代起,李国汉与其他归侨合作扩大种植面积,至1937至1939年间达到鼎盛,可谓家家户户种植,规模从数千株至上万株不等。当时菠萝主要通过澳门渡运至澳门果栏批发,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土地制度等因素影响,种植业一度衰落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复苏。
经历100多年的种植,神湾菠萝已成为华南地区唯一无需浸泡盐水,就可鲜食的菠萝。2012年起,神湾菠萝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等认证,2016年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限定于中山神湾镇。
截至2025年,神湾镇现种植神湾菠萝约3800亩,年产量达5500吨,年产值超1亿元人民币。当地还将农业和文旅相融合,推出“菠萝IP”,升级为一条集采摘、文化、美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出菠萝月饼、菠萝酥、菠萝啤酒、菠萝干等20多种深加工产品。
当地传媒报道指,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神湾镇以“菠萝”为媒举办多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超1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逾1500万元人民币,当中包括不少香港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