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会|深中通道带来“泼天流量” 中山将持续推动文旅消费
1月17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记者会,会上中山市长肖展欣在答记者提问中表示,深中通道为中山带来“泼天流量”,中山将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将泼天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肖展欣表示,中山在发展村镇区域经济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跨镇布局现代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
其中去年新增了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药物创新研究院、低温技术研究院,发挥科技引领创新产业发展的作用,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3.3%。加快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增至4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1883家。
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肖展欣表示,中山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拥有3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在镇域经济中,传统产业占70%。对此,中山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财政资金安排了50亿元,引导家电、家具、灯饰、服装等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目前,中山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已经达到76%,中山制造正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中山坚持特色发展,规划建设了十大农业产业园,推动优势农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价值,一批有品质、够地道的“中山土货”,被越来越多人熟知,成为富民兴村的“金招牌”。中山持续推动文旅消费进乡村,打造多元业态,还举办了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体育赛事,将深中通道带来的“泼天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与此同时,中山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施集体收入倍增计划。中山成立了179家“强村公司”,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几年稳步增长,中山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十年保持全省最小。接下来,中山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强镇兴村,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