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摄影手记】惊喜获采访盛事机会 胆粗粗探索运动摄影
入行四年,本地体育比赛在社会运动和新冠疫情影响下停摆,我拍摄体育题材的经验尚浅,更何况是采访大型体育盛事!不足两个月前收到通知,“临危受命”要赴杭州采访,“惊”多于“喜”或许是最贴切的形容。我硬著头皮向曾拍摄亚运会的摄记同事和行家询问和请教,同时处理准备器材、收搭行李等林林总总的工作,然后就懵懵懂懂地出发了。
摄影、撰文:林霭怡
比黄金更贵重的“Pool背心”
在正式体验过采访大型赛事的经历后,我发觉除了专注摄影以外还有不少行政事项要处理。摄影记者们需留意大会派发“Pool背心”(以便进入较佳摄影位置采访区)或设置遥控相机等的摄影规则。有的场馆的“Pool背心”只供大型国际通讯社的摄记,但有的则是先到先得,甚至只能在前一天接受申请。
每个场馆的摄影安排五花八门,官方一早公布的摄影指南已是一纸虚文,简单而言,现场的摄影经理就是“权力核心人物”,他今天想订立怎样的规矩,所有人便须跟随。例如首日采访赛艇,我们以先到先得形式申请得到“Pool背心”,隔两天却被摄影经理以“香港媒体只能派发一件背心”为由,失去了“Pool背心”资格。偶尔无所适从,除行家之间互通消息外,只能“有咩影咩”,专心把眼前事做好。幸而大部分摄影经理都亲切友善,有行家亦表示今次相比历届亚运的安排较宽松,即使不是大型通讯社摄记亦有较多近距离拍摄的机会。我自身亦试过在设置遥控相机的场合,获经理郑重的握手道别,故也不过不失。
边做边学遥控相机摄入球画面
出发前听闻上届有香港摄记成功以遥控相机拍摄,于是携带了相关器材。不过我们没有在高空或水底设置相机的设备,故只可从地面视角拍摄,原本估计使用遥控相机的机会甚微,但难得今趟亚运之旅共有四次设置遥控相机拍摄的机会。
首次机会是拍摄亚运足球比赛,不知是天雨关系,还是自己刚到埗睡眠不足而设置错误,遥控相机最终只拍下了数张照片,亦捕捉不到入球的画面。心有不甘,即使接下来的跳远项目是我从未拍过的运动,我仍然胆粗粗申请使用遥控相机。我在向有经验的行家询问及观摩大型通讯社摄记的设置过程和角度后再度尝试,总算成功拍摄到遥控相机专属的画面。后来我又向一位现驻日本的香港摄记取经,最终在另一场的足球比赛中利用遥控相机摄得入球画面,一雪前耻。亚运包含各式各样运动,不少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尝试,与通讯社摄记一同“set remote cam”运用平时鲜少接触的拍摄方法,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风雨中点滴进步
同事经常笑说我“好彩”,抽不到入场票拍摄开幕礼和闭幕礼,却又碰巧拿到“Pool背心”见证亚运及香港的第一金,亦有机会于灯光较好的环境下拍摄剑击赛事。唯一不幸的是天有不测之风云,每逢我拍摄足球赛事必定下雨,在亚运行家之间获得“林雨神”称号。
今届港足打进了铜牌战,有幸多拍了足球赛事,但采访的四场比赛中有三场狂风暴雨,另一场亦下了数分钟毛毛细雨。坦白说本人非常讨厌下雨,拍摄户外比赛时天气不佳更添拍摄难度,不单止要狼狈地包好相机和镜头,相机反应和对焦亦变差。不过曾听摄记前辈指出下雨的照片更有“feel”,大抵是我们同样受到了风雨的阻挠,产生了共同进退的错觉,才拍下运动员与对手和大自然拚命搏斗的难得画面,表达出运动的张力。后来我对于“雨神”之称只能回应“习惯就好”(眼泪心里流),遇上坏天气对摄记来说有时焉知非福,说到底还是回归“有咩影咩”的心态,运用现场的一切营造具感染力的影像,一张好照片的诞生还须靠摄影师的观察力和技巧。
每一天全情投入纪录一件事,每一天都感受到自身一点一点的累积进步,大概为小记今次亚运采访的总结,亦幸运地得到同事、行家还有摄影经理等人各方面的协助和包容。我有时会因睡眠不足而脑袋短暂短路,但一天辛劳过后于媒体中心与香港行家相聚吃饭,一边讨论大家的照片,不失为悠长亚运之旅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