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问】美国鹰派的中国政策:只脱不顾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中美贸易谈判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十数轮的高级别洽谈、两次“习特会”,依旧未能终止“硝烟”。即使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于近期签署,也不能排除两国再起纠纷的可能。
需要认知到的是,中美贸易战只是中美冲突愈发激烈的一个维度,中美关系结构持续发生转型,近年来尤其凸显,无论是贸易战、两国金融科技较量、情报纠纷、国际舆论对垒,还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及指摘,这一系列表征性事件,都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内持续爆发,而未来数月也将新闻不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盘综错节的中美关系,予以较为完整的框架性评述。
《香港01》以8篇文章陈述我们对中美关系结构性转变的核心判断,此为第七篇。

【中美之问】系列

第一篇【中美之问】不要总为中美关系贴标签 

第二篇【中美之问】中美能够迈过“修昔底德陷阱”的三个理由

第三篇【中美之问】丢掉幻想 中美关系想好也好不起来

第四篇【中美之问】互惠vs冲突:中美关系的一体两面

第五篇【中美之问】热战可避 冷战难逃:中美冲突的数个领域

第六篇【中美之问】笃信“真理”的美国人

第七篇【中美之问】美国鹰派的中国政策:只脱不顾

第八篇【中美之问】中美是否必有一战 关键在中国

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发起对中国发起关税贸易战以来,美国国内政客和学者当中不断有人提议对美中关系“脱钩”(decoupling),主流媒体也充斥着两国文明冲突、新冷战等论调。一直游走于中美之间担任游说角色的美国前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将之形容为令人担忧的“经济铁幕”。而通过贸易战衍生出来的货币战和科技战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脱钩”似乎是美国寻求的一个政策选项,而且毫不顾及这种选项所导致的后果。

+2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和中国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加大彼此在经贸层面的互相依存度,另一方面则在国内右翼保守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寻求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脱钩”。美国众议院12月17日通过的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甚至提出在2035年美国要彻底实现同中国稀土的“脱钩”。按照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12月4日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话说,美中两国在科技领域的“脱钩”正在变为现实。

其实,这种脱钩言论背后反映了中美两国一直存在的结构矛盾与冲突。之所以现在上升到了主流舆论、甚至政策选项的层面,主要是因为美国政界当下对管控美中关系缺少兴致、耐心和方案,“脱钩”而不顾后果,正日趋成为主流。

那么,是什么促使美国毫不顾忌地脱钩?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的原因。特朗普只顾选举利益,民粹和反全球化选民也促使他做出“政治正确”选择,并且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将内部问题一味地追究于中国,指控中国对美经济掠夺、盗窃产权等。特朗普甚至喊出了美国重建了中国的口号。就连美国反对党民主党少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似乎也不忌惮这种脱钩,附和特朗普说,中国更需要、更离不开美国。

历届美国总统,第一任期一般都以内政、拼经济为主,第二任期才会在外交上毫无顾忌地发力。但是,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和前任们有所不同,接连不断的宪政危机,包括通俄门和通乌门,以及他个人家族利益冲突、竞选违规等争议,都让他的第一个任期很不平静。加上他又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容不得内政弊端被无限放大,自然会将视线转向外部,最大的目标就是中国。

2019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针对特朗普总统的其中一项条款。(AP)

而且,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将心思放在了连任上面。既然他能够借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胜选,那么他兑现承诺、和中国打贸易战,自然也能巩固选民基础。其周围的极端右翼借机推动的对华“脱钩”选项,其实也符合他“美国优先”的口号。所以,从个人利益层面出发,特朗普策略上会更注重国内,从而牺牲外交层面中国利益。

另一方面则是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层面,美国认定自身制度和价值观的普适性,不接受持有和自己不同制度和价值观的中国,难以做到“和而不同”或“求同存异”(Agree to disagree)。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就逐渐将战略目标转向了中俄。奥巴马(Barack Obama)时期,中俄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或者威胁。到了特朗普时期,中国给美国带来的战略挑战反而超过了俄罗斯。为此,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甚至建议特朗普联俄应对中国挑战。只不过通俄门丑闻和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的争议让这一政策建议很难付诸执行。

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以及近年来美国联合盟友关闭孔子学院做法就能体现它们对中国影响力的一种不安感,生怕中国对美输出异于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两次冷战式的演讲,基本上将中国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到了和美国的对立面。

美国这种基于意识形态歧视对中国的总判定是错的,评估必然存在偏差。即便是西方历史上较难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国自认为继承的是胜利者的地位,认为自己定能“胜”过中国。所以美国从来不顾忌中美关系的舒适度,不但封杀中国企业,逮捕中国企业高管,而且联合盟友抵制中国技术,甚至不惜将自己被孤立于国际社会。

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中国最具意识形态歧视色彩的演讲。(AFP)

再比如,“强而必霸”这是一种对中国的错估。表面上看,它符合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定性,但实际上是对自己霸权的一种掩饰。但政治正确要求他们不会过早认同和接受中国崛起,甚至坚持认定中国“强而必霸”,选择和中国对抗。但对抗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因为中国都已崛起并在持续崛起,这是美国迟早要接受的事实。

另个一评估失误就是以点带面地看问题。比如,美国“脱钩论者”认为,美国对华接触政策(engagement)未能迎来中国实现自由民主,反而看到中国“人权记录的恶化”。美国应该将中国视为威胁。但美国著名媒体人、CNN栏目制作人兼主持、《时代杂志》主编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在《外交杂志》2020第一期的一篇文章中说,事实上,很少有美国官员会真的认为接触政策定会让中国走向自由民主。这只是他们的一种期望。而实际上他们关注的焦点一直在于缓冲中国的对外行为。在这一点,美国的“接触和遏制并行”政策算是成功的。

美国“脱不了钩”

对于美国而言,脱钩选项并无新意。正如扎卡利亚在该文章所说,脱钩论的一个谬误之处在于,过去四十年间,美国并非没有采取过类似于脱钩的举措,对华采取的绝非只是纯粹的接触政策,而是遏制(deterrence)和接触并存,是为对冲(hedging)。这种集接触和遏制的对华制衡战略,两党总统都延续了下来。

比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缩减军事预算和军队数量并关闭全球数个基地,唯独排除了亚洲,并在亚洲驻军10万防范中国。其中包括持续对台湾出售武器。小布什(George W. Bush)上台后借印度制衡中国。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台后宣布重返亚太,包括同越南拉近军事关系、力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及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都是这种制衡战略的体现。

美国有人说,这种“防范”中国的战略失败了。扎卡利亚认为不然。他提到,相比毛时代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更负责任,而且有国际担当,是国际体系的投入者和支撑者。

另一方面,就连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及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的美国政治学家裴敏欣也认为,美国同中国脱钩很难。

2019年6月28日,日本大阪G20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在观看演出和晚宴前在大阪城公园合影留念。(AP)

他12月6日一篇文章提到,美国要想和中国脱钩,难在盟友不脱,而且说服盟友脱更难,除非北京在新疆、香港等议题上决策失误导致盟友倒向美国。如果欧盟和日本等盟友不和中国脱钩,美国的脱钩就不会奏效。裴敏欣认为,美国要想脱钩,就要有一个脱钩战略,不但要将盟友视为真正朋友,而且也给与他们一定的经济上的好处,以弥补它们和中国脱钩的损失。美国也要在道德层面在全球气候问题上重拾道义上的领导力。但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国不可能做到这些。

美国要承认中国的一席之地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自然会寻求对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正如扎卡利亚所说,如果美国将中国尝试这样做的每一步都视为危险行为,那么美国必然会自然而然地站在国际生活的对立面,从而掉入修斯底德陷阱。而今日的中国绝非昔日的苏联,美国若和中国打冷战,不但时间会持续更长,而且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而且结果更具不确定性。

扎卡利亚认为,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挑战应该是对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界定和接纳一个“可容忍区”,为北京行为划定界限。这样北京一旦跨越界线,西方的反应也会有可信度。西方要给予中国一席之地、融入国际决策当中,否则中国只会自由、单方面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新的架构和体系。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大国是国际体系最重要的新要素。

佐利克12月也有类似的警告。他提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将北京推向一个与美国利益冲突且有着非常不同规则的平行体系。白宫方面与中国“不断对抗的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是建立在错误的推论上的。美中对抗将造成不可计数的代价和危险。

可惜的是,至少当下情况是诸如扎卡利亚和裴敏欣这类的观点在美国政坛已被边缘化。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避免中美两国进一步滑向冲突,那么当美国政客“只脱不顾”,北京所需承担的工作,也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