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病︱长期忽略孤独感增早死风险 专家指童年生活影响儿童性格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姜涛去年推出的派台歌《孤独病》,道出都市人无法言喻的孤独感。相信不少人都试过,即使置身人群之中仍感到孤立无援。其实孤独不单止是一种感觉,若置之不理很容易会演变成各种身心疾病,更有研究指出,孤独者早死的可能性比社交良好的人高一半。本文请来香港注册辅导心理学家吴芷嫣,讲解家长应如何处理儿童成长期的情绪,以防出现“童年阴影”。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却非所有人都懂得处理相关情绪。(图片:Shutterstock)

人类天生需要伙伴 成长惯于压抑感受影响归属感

吴芷嫣指出,人类其实是群体动物,天生便有群居需要,因为群居对人类有重要保护作用,减低一个人受袭的风险。“古时对罪犯的其中一种刑罚是‘发配边疆’,正正是把人带到边疆生活,剥夺其社交及情绪依靠,让人身心受损。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arold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指出,社交需求是人类其中一项重要需求,可见社交互动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倾向。”因此当社交出现上述问题,就会出现孤独感。

长期的孤独感或会对精神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图片:VIRTUS)

除此之外,后天的成长经历亦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童年时受到情感忽视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许多照顾者会希望孩子报喜不报忧,每当见到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要不和孩子说‘数到3,你好收声啦!’;要不就会透过奖励哄回孩子‘唔好喊,畀粒糖你食。’吴芷嫣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种手法其实都是在向孩子表达,只有表达正面情绪,才会讨人喜欢。久而久之,当一个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会透过压抑控制,长远无法释放负面情绪,让人产生孤独感。”她补充,有部分出现偏心的家庭,被忽略的孩子往往更会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觉得自己不受重视,长远将感觉扩展到社交生活,同样影响其在社交场合中的归属感。

若儿时经常被忽略,长大后可能更难说出内心想法。(图片:Sohu)

而自我经历亦会引致孤独感,例如失去伴侣或挈亲,或与伴侣分开、因要独力担当照顾者的角色而难以维持社交、独自身处异地、因种族、性取向等原因被歧视等,都可能是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长期孤独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患癌机率高三倍

虽说孤独本身并不属于精神问题,但有研究指出,孤独感会增加某些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例如抑郁症、焦虑症、自尊心低下、睡眠问题和压力增加。

外国亦有多项医学研究指出,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对身体各机能都有所影响。美国和英国的学者曾联合进行一项涵盖18万名成人的跨国研究,发现经常有孤单感的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较不感觉孤单的人高29%,中风的机率则高32%。研究同时指出,孤独对心血管健康造成的影响,不亚于焦虑和长期处于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英国心脏基金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亦指出,经常感到孤独的人通常伴随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烟瘾,这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研究指出常有孤单感的人,有较大机会患上心脏病。(图片: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另外,有美国学者就218项、涉及约400万人,有关脱离社会及孤独感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有良好社交的人,孤独者拥有五大潜在危险:

●孤独者早死的可能性较非孤独者高50%;

●孤独者的血压平均较一般人高30毫米汞柱;

●孤独者的罹患癌症的机率是平常人的两至三倍;

●有高孤独感的女性,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轻度或无孤独感的女性高76%;

●孤独老人行动障碍率较正常老人高18%。

六招与孤独感说再见

1.了解个人取向,敞开心门

人际关系类畅销书作家Margaret Paul认为,要消除孤独感,首要是了解自己到底偏好独处,还是享受有人陪伴。若属于后者,便应主动敞开心胸,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若因为害怕被人拒绝,而关闭心门,便容易产生孤独感。

2.多与朋友联系

朋友不需要多,即使只有三五知己,亦应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而非在孤独感来袭时才想起朋友的重要性。

孤独者可多与朋友保持联系。(图片:Shutterstock)

3.饲养宠物

若抗拒与人相处,可尝试从“毛孩”入手,始终与小动物相处较人类简单,而且,每天回家时看到宠物摇着尾巴欢迎你,或靠过来跟你撒娇,均有助消除孤独感。

“毛孩”的陪伴有助消除孤独感。(图片:Unsplash.com)

4.培养兴趣与嗜好

专注个人嗜好,除了令人有所寄托,还可以寻找与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并可趁机加入相关团体,增加社交机会,从而减轻孤独感。

5.多做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大脑分泌脑内啡,即多巴胺,产生积极、快乐、正向的情绪,踢走孤独感。

6.帮助他人

例如定期到护老院、孤儿院,或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做义工,探访、陪伴不同人士,不但可消除孤独感,也让被陪伴者感到开心。

吴芷嫣,香港注册辅导心理学家。(照片获授权刊登)

Source:HK01,Mind Hong Kong,Common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