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故事│谢安琪与麦浚龙合作三年不再执着:粉丝话未见过我咁唱歌
谢安琪(Kay)2016年推出单曲《山林道》后,决定全面休养。之后麦浚龙(Juno)积极邀请加盟,并构思长达三年的《the album》音乐企划,最终Kay于2017年首肯加盟唱片公司幻国文化,提前复出。
在此之前,其实他们已在《罗生门》(2015)结缘,建立一定友情基础,所以展开《the album》音乐企划时,他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磨合。回望过去3年,Kay和Juno彼此渐见默契,亦令Kay本人在歌唱事业上有冲击:“以前唱歌,有心理压力,有啲真系先天条件,以前唱歌,演出之前好怕做好多访问,因为担心我把声唔好,但喺呢个Project里面我唔再执着。”
撰文:刘传谦
采访:游大东、刘传谦
摄影:叶志明、罗子扬
剪接:陈尚欣
谢安琪服装提供:Ports 1961
化妆:Kris Wong
发型:Sing Tam
众故事|谢安琪认8分钟《合唱歌》宣传有难度:唔系特登做咁长!
合作模式渐变 先顺应后从心
Kay起初应邀加盟,工作上决定先顺从Juno意见,后来经过沟通深入了解对方及故事发展后,她明白自己在工作上不需要跟着别人步伐:“成个故事系佢构思,对于我休息之后嘅‘复出’,佢都有好多睇法,有好多嘅计划。复出好似系佢邀请我,将我带入嚟呢间公司,但系当行嘅时候其实系一齐行啰,中间就算有啲嘢要解决、处理,我哋都系倾。”
去到今天,Kay和Juno即使没有时时刻刻讲出口,亦已知道如何迁就对方。“好似录《合唱歌》,我去唱咗,佢听;佢听完又会配合我唱,我再听返佢配合我唱嘅版本系点样,我又有调节;我唱返,佢又听返……其实𠮶个过程大家都会好知对方会点做,或者做啲乜,然后互相配合。”二人合作频率高,难免意见不合,但Kay认为大家都希望把事情做好:“我哋都好顾及大家嘅感受,听对方想点样,然后喺中间揾方法。”能在音乐上合作无间,Kay亦直言相当难得。
放下声线执着:可能有日好攰咁唱《囍帖街》
透过参与《the album》音乐企划,Kay对于唱歌亦更有信心。她承认,以往演出时,心理压力很大,因为曾经多次爆肺非常担忧,另一方面又过份追求完美声线:“譬如我爆过肺咁多次,(以前)真系连跑步都跑唔到!”是故,她未加入“幻国”时,演出之前甚少接受访问:“如果唱歌前已经讲好多嘢,把声好攰,我会好惊一阵间嘅演出唔好。”
然而在这3年来的开窍期,Kay对唱歌有另一种体会,她以《我在阳台上看你》解释:“(呢首歌)表达呢个女人(浦铭心)嫁咗畀一个人(董折),日日望见佢喺楼下唔返屋企,总之喺楼下系咁食烟,都唔想返嚟屋企,(呢个状态)点会系好精神嘅声呢?其实唔同质感嘅声都有意思!”
Kay亦渐渐放下对声线的执著:“可能有啲人,都系会追求咁多年都要唱返同一种(声线),但年纪大咗,有时同一首歌你喺今日唱,就系(基于)你今日(声线)嘅质感,(将来)你唱返同一首歌,味道系会唔同咗。当年系好听,依家都系有另一种好听。”她现在更珍惜每一次状态不同而出现的演绎味道:“𠮶日嘅状态唔同,你𠮶日先会唱到𠮶种味道,咁唔系一定代表攰嘅声就系唔好听。可能就系有一日我好攰咁唱《囍帖街》系你未听过嘅,其实都可以好好听。”
香港市场节奏快 用三年制作《the album》“奢侈”
《the album》专辑内歌曲派台次序并不一定与碟内呈现的时序一样,往后乐迷或会因为某一首歌,而重新再看一次这段故事。不过在节奏急促的音乐市场下,完成长达三年的音乐计划,而且背后还有规模庞大的制作,由创作、录音、拍摄MV、撰写文案, 而所有歌曲互有关连,Kay认为相当“奢侈”:“一首歌里面就好似讲咗个大主题,下一首个就已经要讲第二啲嘢。所以你用3年时间去好仔细咁讲一个故事,唔系个个都有咁嘅耐性去追。”
对于浦铭心与董折的故事,歌迷一追便三年,但Kay仍然看好日后会有更多乐迷加入:“可能有啲人之后会因为某一只歌,又会追返呢个故事。”能在这个音乐计划参与其中,Kay亦觉得很有满足感:“其实呢件事好难做㗎,但系好值得做。”
而歌迷对自己近年来的评价,亦是Kay继续参与计划的动力:“好多歌迷会觉得‘我未见过你咁样唱歌’、‘我觉得原来你咁样唱歌好好睇同好好听’、‘我未听过你呢把声’、‘我直头未见过你呢种状态’,呢啲都系好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