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乐迷唔明就唔做? 黄志淙:唔提高标准只会继续平庸
黄志淙近年专注教育工作,但其实他是不折不扣的Slash(斜杠族),DJ、组过独立乐队、乐评人、活动策划、文化研究,涉猎的层面广而深。MOViE MOViE现正举行的《Life is Art盛夏艺术祭》中,他更是讲者之一,适逢机会当然要向他取经。
摄影:郑子峰
最初大众认识黄志淙,都是从他DJ的身份,因为他在主流平台播放较另类的歌曲,很多人都会说:“你要听另类嘢就听黄志淙啦。”但其实他同时在Multitasking,也有做“好Pop”的广播剧,如《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兼推出文本小说。他形容:“呢种身位唔系系模糊化,而系一个Slash(斜杠族),有唔同层次。因为如果只系做好艰涩嘅内容,会同群众好远离,亦唔容易生存,唔容易沟通。以不同切入点去讨论,显浅、艰涩都有,而且keep住发掘新题材,带俾自己同受众惊喜。”
他形容Beatles是很好的教材,因为他们的作品显浅与艰涩皆有,简单如唱著“One , Two , Three , Four ,Can I have a little more?”的《All Together Now》,同时也有复杂多样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可能有人觉得造出艰深的作品为了武文弄墨,但黄志淙说:“你唔提高标准,大家咪继续平庸啰!”
香港冇乐坛只得娱乐圈? 一个方法可以破解!
家驹的名言:“香港只有娱乐圈冇乐坛。”不少人认为至今仍然适用,不复80年代当年勇;同时推动香港音乐文化举步为艰,皆因一直以来所谓音乐新闻也侧重娱乐性,音乐人的八卦新闻总是大众关心的焦点。身为传媒业界的一员,黄志淙会否觉得,传媒要负起很大责任?
“呢个系永恒嘅问题,哈哈!30年前我自己做Indie(独立乐队)都问过呢个问题,但我唔会走入一个死胡同话‘系啰!香港媒体冇希望㗎喇!唔使旨意啲大台!’同埋当时有少少破解咗呢样嘢。”
当时破解的方法就是自资发表作品,推出卡式带、唱片,Beyond也有做过。黄志淙说:“DIY文化,所谓‘自发功’嘅Indie文化,比任何时期都系无所咁蓬勃。”他以自己30年前的独立乐队“文艺复兴”作例子,当时他们签约Rock-in Records(乐意唱片,代表人物有彭羚、李惠敏、罗敏庄、梦剧院等)发行作品。但原来Rock-in Records与主流唱片公司EMI有合作,所以他们的唱片印有EMI的Logo。
他说:“呢个唔系特别光环,亦唔系商业死罪,但呢种文化拉扯可以刷新可能性。今时今日Telefram、LIHKG可以系媒体,已经唔需要所谓大台、主流,大家都有呢个机会利用网络去爆发,所以我唔倾向去谂大众媒体要负起咩责任。”他又解释,要分清楚音乐文化与音乐工业的概念:“虽然两者有重叠嘅地方,但音乐文化重点在于表达,系一种life style,可唔可以过度去主流唔系大家最关心嘅事,大家玩得开心,出show有人睇好似鸡蛋蒸肉饼、tfvsjs咁带住自己嘅音乐冲出香港,就系可喜嘅地方。”
“香港人不嬲都好争气,呢个特质亦系用钱都换唔到!”
黄志淙投入身音乐、文化行业超过30年,见过很多商业挂帅的事情,到商业跌落谷底,很多文化东西爆破、蕴酿、应运而生,他认为这就是希望。不单止音乐,港产片如《翠丝》、《树大招风》、《十年》等作品都能挤身主流,反映香港人善于打“擦边球”,灵活游走于偏锋与商业之间,是可贵的特质:“香港人不嬲都好争气,呢个特质亦系用钱都换唔到。所以都系𠮶句,加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