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众乐迷】Dear Jane成军16年踏红馆 即Click重温各时期代表作

撰文: 黄浩晋
出版:更新:

Dear Jane成军16年,将于今年3月首踏红馆舞台,对乐队以及一直支持的乐迷来说也是历史性时刻。近年Dear Jane以情歌杀出重围,《不许你注定一人》、“现代爱情三部曲”,再到《深化危机》、《宁愿当初不相见》等作品均取得佳绩。由最初的Punk Rock到情歌作品,风格转变引起乐迷讨论,有人认为Dear Jane失去了当初Punk Rock的味道。其实Dear Jane名称的由来,就是源自Dear John Letter(即分手信),他们从没有抗拒或介意过爱情题材,所以感到“不适应”只是部份乐迷的主观想法。不论你从何时认识Dear Jane,喜欢哪种音乐风格,他们出道至今6张专辑中,总有歌曲能为你带来惊喜,现在立刻回顾Dear Jane出道16年的蜕变之路。

2006年:首张专辑《100》

Dear Jane是以Punk Rock起家的乐队,相信大家也会认同,在首专辑已展现了这种性格。当年主打歌《男儿当打交》、《放大假》以及改编黄贯中的《初哥》,全都充满“Punk仔”味,编曲大多以爽快的Guitar Riff行头,澎湃密集的鼓声,加上Tim还带点青涩的声线,形象就是如此鲜明。除此之外,Dear Jane写情歌绝对不是近年的事,《100》当中的《梳化》、《空中少姐》就是情歌,单单这张专辑便已告诉你,他们不是“起晒弶”的Band仔,只是大家忘记他们柔情的一面而已。

2009年:《XOXO》

《XOXO》在不少乐迷心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别说话》一曲令更多人认识到Dear Jane这个名字,还有《我爱烟花不爱花》、《一百万人的故事》、《我需要什么》等作品均展现了他们不同的面向。当然还有《战狼三国》、《请继续激我》等相当较“恒”的作品,相信不少乐迷也期待在演唱会当日再看一次《战狼三国》的Live。

2011年:《GAMMA》

推出《XOXO》后,第一代结他手Adam因为私人理由离队,Dear Jane曾有一段三人时期,Jackal由鼓手变成Bass手,Howie由Bass手变成结他手,但这没有窒碍他们的创作。情歌代表作有《惯》,较重型的作品有《逼》、《锁》等等。以唱片作单位去回顾Dear Jane,你便能发现他们的创作一向刚柔并重,“转行玩情歌”这些声音只因大家忽略了其他作品而已。

2012年:《Yellow Fever》

撑过三人时期,鼓手Nice加入令Dear Jane终于“齐脚”,同时为乐队注入了冲击,《Yellow Fever》的出现令不少人觉得“Dear Jane返嚟喇”,同时开始在歌曲加入电子元素,《Get Up and Dance(Redux)》及《Let's Just Do It》就是例子。除了激昂的作品,怎能不提由Howie主唱的《草戒指》,与《梳化》一样也是甜丝丝的“Band仔情歌”。

2014年:《Dear Jane》

《不许你注定一人》、《无可避免》、《一去不返》的出现,正正是很多人口中“转型玩情歌”的时期。话虽如此,但大家不能忽略EP中《Stand Up》一曲,爽快有力的Riff、抢耳的结他Solo一应俱全,而且是现场感很重的作品,如果红馆骚歌单有《Stand Up》,应该会引快“地震”。

2016年:《101》

经典的“爱情三部曲”——《哪里只得我共你》、《只知道感觉失了踪》及《经过一些秋与冬》就是出自这张专辑。除此以外,还有记下他们心迹的《远征》,冲击听众脑袋的《咖啡因眼泪》及《羽毛鳞刺》,是一张画面感很重以及相当完整的一张专辑。

Dear Jane从《深化危机》开始,大胆地加入电子元素于编曲之中,予人一种“进化”的感觉,《宁愿当初不相见》、《永远飞行模式》等新作均廷续这种感觉。可能有人觉得加入电子元素令“Band味”减少,但在《唔编唔听》访问中,Howie解释过在简单的弦和基础上造出丰富的层次并非易事,其实每首歌细之下也能发现他们的心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