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面试|比起说话考官更注重身体语言 两大方法处理紧张表现
疫情期间大行其道的“线上面试”和“录影面试”已经退场。笔者认识的入学主任和面试官都不约而同认为他们透过“实体”面试更容易了解考生,究竟原因何在?
资料授权: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训专业协会(HKAEEP)创会会长 邓家豪先生
实体面试更容易观察考生身体语言
实体面试和线上面试最大的分别莫过于面试官于实体面试时不再受制于镜头,能更容易观察到考生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即使天生视力受损的人依然能用身体语言和手势来与人沟通,可见使用身体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不少心理学和非言语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显示身体语言在人类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荣誉退休教授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指出人类沟通时有55%是非言语的,其中38%为身体语言,其余17%乃语调(tone of voice)。
大量研究曾探讨身体语言的不同元素,包括姿势、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线索(vocal cues),表明这些元素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思想。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UCSB)心理学家Alan Fridlund发现,经常微笑且有开放式身体姿势(open body posture,不交叉双手或双腿乃其中一种)的人更受人喜爱和信任。
身体语言影响面试官对考生印象
身体语言既然是人类沟通的重要一环,在入学面试时自然具有关键的影响力。入学面试官和普通人一样,即使没有相关训练,也会依赖观察参加面试的学生的身体语言来了解他们的个性、行为以及性格。
一个人的姿势、动态和手势都会传递信息。若一位学生正襟危坐,与人保持眼神交流,那显示他们有信心、积极参与并对面试感兴趣。反之,如果一位学生驼背或避免眼神交流,面试官有更大可能认为他们对此缺乏兴趣、紧张或缺乏信心。面部表情也是身体语言的重要部分,面带笑容容易令人觉得学生友善、平易近人,而皱眉或闷脸则可能表示不满或对面试缺乏兴趣。
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体语言,假如果学生使用动作较大、扫掠的手势,那显示他们对正在讨论的内容较有热情。若学生避免使用手势,那可能表明他们较保守或紧张。身体语言不仅仅局限于非言语提示,还包括声音线索(vocal cues)。学生的音调、说话速度以及音量都可以向面试官传达信息。讲话轻声或快速的学生比较紧张,而声线较高吭的学生容易在讨论时形似处于领导地位。
学生面试时“咬手指甲”和“抖脚”怎么办?
部份学生面试时会不经意开始咬手指甲或抖脚,其实重复的动作都是考生自我安慰和减少焦虑的方式。要改变这些习惯需要旁人持续提点,也要个人有意识地转变。学生可以用其他行为替代这些重复的小动作,例如轻力按压手指取代咬手指甲。
学生也可以持续练习一些放松身心的技巧,如深长呼吸,帮助减少重复小动作的频率。师长希望学生改善这些“有碍观瞻”的小动作,釜底抽薪的方法是培养他们的自信,消减他们参加面试时的不安。
身体语言甚至比语言更有威力,更影响面试官对考生的印象。学生可通过练习良好的姿势、加强眼神接触和适当使用手势来改善沟通能力。未来脱下口罩的面试可期,多留意姿势、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线索,学生将可以好好运用身体语言,令自己展现出最佳形象。
作者简介
邓家豪为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训专业协会(HKAEEP)创会会长;慈善机构童理心(Kidpathy)创办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学轩教育集团主席兼升学面试首席顾问。香港教育大学在读教育博士(EdD),毕业于拔萃男书院,十四年间举办逾百场家长讲座,创下两千名高小学生成功考入传统名校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