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仪:幸福育儿】给十九岁的我 经过风吹雨打童年才真正成长

撰文: 罗励儿
出版:更新:

经过风吹雨打的童年,才会真正的成长。对于《给19岁的我》过去几天引发的全城热议,作为专题及人物访问记者出身的我,能理解编采自主的重要;但曾任大学讲师多年的我,更能明白学生们的感受,因此无意在这场“罗生门”里饰演张三李四,避免于任何人伤口上洒盐。
编按:本文作者为资深亲子及教育顾问邓明仪

诚然我是在过去的大年初二,跟三位由12岁认识至今的中学死党看了《给19岁的我》,感受特别深!在过去的不只十年,而是二、三十年,我们见证著大家由青葱岁月里的欢笑与希望,到长大后的痛苦与迷惘,以至生命中的高低起跌,甚至今天的我已为人母!死党问:“你们当年的梦想是什么?”大家在戏院相视而偷笑,忘掉梦想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如何凭著一股勇敢而坚韧的勇气,在被遗弃、被看少、被欺凌、被误解中,蜕变成今天的我们。

电影六位主角中,最让我们有共鸣的肯定是阿佘,一张漂亮而倔强的脸庞叫人难忘。她本是英华女校中国舞团明日之星,却因家庭问题而导致种种少年成长的烦恼,在片中其他五位乖巧可爱或成绩优异的主角中,自然被显得最反叛,但亦是最能贴地代表普遍年轻人的一个,甚至蓦然回首不就是昔日的你我他吗?片中阿佘最睿智而让人反思的一句:“经过风吹雨打嘅童年,才会真正嘅成长。因为美好嘅事,都系值得等待。”幸而最后她凭著努力,辗转考进香港大学护理学系,故事非常励志。

离场时,中学死党感慨说:“吖!阿佘都几叻女㖞,由咁反判到可以读到Nursing!”我打趣说:“车!妳咪仲叻,由被学校视为顽皮学生,到今天成为手握多张硕士证书嘅医院护士长。”原来不经不觉间,我们已经忘记成长中给我们的好与不好,学校老师那张鄙视学生的嘴脸、会考收到那张满红的成绩单、那些想见与不愿再见的同学,甚至必须感恩那些成长中已经不痛也不痒的过去。正如阿佘在片末说:“我觉得最珍贵系,我由头到尾都做紧自己,所以同辈又好,长辈又好,都得罪好多人…… 你坚持做自己𠮶套,撞过板之后你就知,有啲嘢你要改,有啲嘢你坚持得啱。”难得才二十多岁的她这样豁达而坚强,克服并接受过去的自己。

梦想虽远,初心不变。想起儿子甫出生时,我也给他写过一封信《给长大后的你》:“谢谢你来到我们的生命,因为你,世界变得太美好;因为你,世界的阴暗面都被赶走;因为你,我与爸爸都变得更强大,我相信你也会一样,长大后会变得比我们更强大。我们不担心你的成绩或成就,如果你在考试中有好成绩,那很好呀,我们会替你鼓掌,但如果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啊,那只是一场考试,人生中还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我们给你起的名字‘㦡’,因为我们只关心你是否快乐,所以请答应我们,不必急于担心长大后的事,只须轻松享受成长的快乐。爸妈也向你承诺,不管成长路有多少挫折,我们也会陪你、等你,直至你慢慢长出一对坚强的翅膀,随自己的梦想飞翔。”衷心祝愿六位漂亮的女孩,快乐且勇敢地向梦想飞翔。

作者简介

邓明仪为资深传媒人、兼职大学讲师、亲子专栏作家、政府及企业培训高级顾问、资深亲子及教育顾问、亲子网创办人、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HKIM2017-18),视儿子为平生唯一的杰作,相信育儿该是365日365度都幸福,认为每个孩子都值得最快乐的教养!

本文转载自Facebook专页“邓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