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堂】一班妈妈学行山 为带孩子野外游历做足准备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送完子女上学到接他们下课回家这段时间,全职妈妈会做什么呢?有的会去买菜,有的会回家做家务,而这班妈妈就选择在小孩上课的同时,自己亦“上山修炼”,为带小孩到野外游历准备,练一身“好武功”。

摄影:陈乐希

Betty妈(左一)与Kinal(右一)合作开办家长学堂,让一众妈妈学习带孩子在野外游历的知识,感受到大自然是最佳的亲子游乐场。

香港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上山下海都非常方便,不少父母有感小孩应该多亲亲大自然,都想带他们到山上游历,无奈大部分家长都缺乏经验和知识。有见及此,爱童行学园创办人兼校长Kinal与有丰富爬山经验的Betty妈合作,开办“爱童行家长学堂”,期望能带家长亲自到大自然上课、经历,学习儿童教养及带孩在野的知识。有了亲身体验,家长便能更安全和享受跟孩子在野外游历的过程,明白到大自然才是最佳的亲子游乐场。

妈妈们在石林发起爬石比赛,展示敏捷身手。

“我唔识㗎,所以我咪嚟学啰!做家长唔可以得个‘勇’字!”Amanda行山经验尚浅,在石林中攀爬时感到颇吃力,不过六岁的儿子喜爱户外活动,她希望自己也能感受一下,汲取更多经验和知识后,可以自己带小朋友一起亲亲大自然。另外,本身都喜爱户外活动的Carrie表示:“想贴地啲,唔系净系行商场、club house同嘉年华。”虽然大儿子只有两岁年纪尚小,但Carrie亦希望为将来带孩子野外游历做足准备。

有部分妈妈已上过第一期课程,爬起石来得心应手,她们忽发奇想,来个爬石比赛。记者虽然有做运动的习惯,但爬上爬落仍感到手脚笨拙,看着这班妈妈的敏捷身手和学习冲劲,不得不佩服她们。除了自己学爬山技巧,方便带小朋友出游外,很多妈妈更经常相约一起带孩在野。当日带着女儿天渝一起来的Mandy表示:“佢(女儿)自己一个会闷,有小朋友陪会好啲,可以一齐挨到。”家庭之间的网络,为家长的爬山经验锦上添花。

有丰富亲子野外经验的Betty妈,认为家长应先学懂看地图,在出发前规划好行程,方能安心与孩子游玩。

家长要先学懂看地图

家长学堂每次都有不同主题,而这次大帽山之行的主题是路线规划。Betty妈她指出,家长不应到现场才靠手机看地图,要学懂看纸地图,在出发前规划好路线、时间才能玩得安全愉快。这天,她由基本教起,“郊游图上红色实心嘅系政府规定路线,稳阵过唔稳阵”,“断下断下叫小径,有机会因为季节性多咗树木挡路,要自己去衡量”。她建议家长可先从自己居住的社区着手,“多啲睇你𠮶区嘅地图,你会发觉你后山好多野行嘅”。

除此之外,Betty妈更带出LEAVE NO TRACE(山野无痕)的概念。她以果皮为例,指出一般人认为它们能自然分解,故可丢在山上,但其实要有湿润泥土、细菌,果皮才可腐化,况且“你摌起堆泥埋橙皮,只为食一只橙,咁不如你攞走佢啦”。另外,她深明家长为子女清洁卫生,都会带备湿纸巾上山,但她指出其原材料是塑胶,对环境的祸害比普通塑胶更严重,劝告家长以湿毛巾代替。她希望家长明白郊游时把所有垃圾带走,不留痕迹,方可保护环境继续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妈妈们在“家长学堂”中有Betty妈和Kinal导航,比较少留意身边的环境,所以课程会包括实习环节,让家长们自己寻找路线,感受环境,建立方向感,带小朋友行山时就会更有信心。最实际的是家长汲取经验后,便会知道爬山不用特别为小朋友添置行装,最重要是学会爬山的技巧,了解自己小朋友的能力,爬山可以是“零消费”。

*“爱童行家长学堂”第三期4-5月课程现已接受报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