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丰富中英词汇有助提升语言及思考能力 附免费教材下载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幼儿工作纸|免费教材下载|小朋友到底几岁才应开始学中、英文词汇?其实尽早接触不同词汇,能有助他们理解语言、加强表达能力。学习词语不一定要死记硬背,家长可以先从日常生活入手,逐渐增加孩子的词汇量。以下会分享免费的中英词汇教材和教学提示,家长可多与孩子边玩边练习。

幼儿学习中、英文词汇好处

1. 建立语言理解与表达基础

教育局在《幼稚园教育课程指引》中指出:“透过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能够累积词汇,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当孩子能准确地说出日常常用的词语,如“苹果”、“狗狗”、“红色”等,他们就能更容易理解他人的说话,也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2. 促进认知发展

学习词汇同时能够促进认知发展,因为他们要理解一个概念,首先就是要掌握这个概念的词语,例如“大小”、“内外”、“快慢”等。因此学习词汇其实是在同步建立他们的分类、比较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提早适应两文三语语境

香港著重两文三语,孩子从小就接触中文和英文。如果他们能尽早接触不同词汇,有助提早习惯双语的语境,上学时也会更有信心,更容易掌握语文知识。

中文词汇由名词、量词、形容词学起

幼儿在学语言时,最早掌握的就是名词,名词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加强表达能力;量词能帮助建立数学概念,每个量词配对的对象不同,孩子学懂后能理解语言的逻辑和分类;学会不同的形容词能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加强感官认知能力,当孩子开始使用形容词,就代表他们开始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世界。

英文词汇由视觉词学起

视觉词是在阅读中非常常见,但无法单纯通过英文拼音规则来读出的生字,占了儿童英文教材总字数的75%。如果小朋友能认读视觉词,同时掌握英文拼音技巧的话,就可以提升阅读能力,可以自行阅读英文故事书。

家长教学提示

家长平时可以多从日常生活入手,多向孩子说出身边物件的名称,或多问问题,引导他们说出身边物品的名称,例如吃水果时说“这是apple/苹果”;穿衣服时问“你拣咗咩颜色呀?”,日积月累地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小朋友可以透过不同类别的海报,认识各种事物的中、英文名称,例如动物海报,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来加深记忆,问子女有没有见过该动物。平时也可以用玩游戏的形式,考考小朋友知不知道动物的英文名称。

另外,可以多透过工作纸、图卡、记忆卡等教材边玩边学,让孩子用不同形式学习词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