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仪:幸福育儿】毋须过早报读兴趣班 育儿应从生活中学习
从没有一个世代的父母像这个世代的这么焦躁、恐慌。像我有好友,为岁半女儿报了八个Playgroup,却又因选择太多而伤透脑筋,有些嫌贵,有些嫌远,有些嫌hea。
本文作者:资深传媒及亲子教育工作者 邓明仪
于是我提议她学我,每天早上带同样是岁半的儿子去会所的儿童乐园,或者带他到附近的公园、海滩或郊野公园,既方便,又不用花半分钱。好友却不屑说:“那便一些东西也学不到。”我笑著反问:“才岁半,你想她学些甚么呢?”
我续说,在公园或会所,与来自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玩,孩子可以学习分享及适应群体生活;在海滩,从挖泥沙与玩水之中,孩子可以训练双手的肌能与触感;在郊野公园,自然界诞生的一切,都可以是孩子学习的素材。
可惜,现代父母都太忙,只想著努力赚钱送子女去各式各样的Playgroup、兴趣班、补习班,却完全忘记,童年最重要的是父母陪伴玩耍,而不是外佣姐姐陪伴上课。父母该明白,和孩子享受亲子时光也是一种教育,在替他们换尿片、洗澡,与他们吃饭、逛街时,也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
生活即教育。正如著名台湾科学家兼教育家洪兰写道:“孩子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最好的玩具是父母及同龄的玩伴。”父母只要有心、用心,从“玩”和“陪伴”的角度出发,便能发现,生活处处是学习的好机会。
作者简介
【幸福育儿:邓明仪】资深传媒及亲子教育工作者
毕业于浸会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曾任职《晴报》助理总编辑及有线宽频新媒体发展部总经理。除了拥有超过 28年的资深传媒工作及管理经验外,曾采访了数以千计名人,并出版30 多本励志书籍。
在教育领域,她是亲子平台创始人、著名亲子专栏作家、大学兼职讲师,并于2017/2018荣获香港市务学会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视儿子为平生唯一的杰作,认为每个孩子都值得快乐成长,相信每个家长都可以幸福育儿。
本文转载自Facebook专页“邓明仪”,原题为“岁半孩子该学些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