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子女步入青春期关系变差 爸爸宜预先做2件事 |招隽宁
“青春期?我个女都系小三啫,未到住……”
暴风期前夕,爸爸其实需要做好准备。以至有一天当孩子选择走上他自己的路时,你仍能获得邀请,跟在他的后面开开眼界。
爸爸要预先做的2件事:
七、八岁做准备 减控暴风带来的伤害
我的孩子不过是七、八岁,仍很纯真,为何需要关注青春期呢?
暴风来到前,要修好篱笆,保护门窗。因为孩子到了十岁左右就会步入青春期(女孩最早约在七岁时开始)。那时他们渴望自主,并且是基本的成长需要。
爸爸(和妈妈)与孩子自少培养出一种相处的默契,这默契包括了爸妈怎样管控子女。
子女未必意会到,为何自己愈趋坚持自己的主见,想与爸妈保持距离,想获得信任,想有更对等的话事权……如果连爸妈都没意识到,继续维持以往的默契,亲子冲突将会愈演愈烈。
爸爸想减少亲子关系的张力,可预早为自己、太太和孩子做好准备。
促进自主的成长 爸爸要认可孩子的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Niyantri Ravindran和研究家庭关系的团队在2020年,发表了一项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研究。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场景,让爸妈和孩子讨论生活上的冲突。研究人员观察当子女在表达主见时,爸妈会造就孩子的自主,还是否定、无视孩子的想法呢?
成就孩子自主的爸爸,倾向尊重和认可孩子的独立自主。
他鼓励子女表达自己的意见,认同为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能够认出孩子的感受。当意见不同时,这些爸爸能够与孩子理性地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青少年的自主感获得合适培养,有自信和能力提出另一种意见,甚至能冷静地按自己的立场说服父母,并且更加会积极地解决冲突和困境。
相反的情况是爸爸采取“我说了算”的态度,只按自己考虑事情的出发点,近乎没有讨论余地的下决定。孩子失去参与做决定的机会,被要求跟随某种思考方式,即使爸爸的动机是为了孩子的好处,都是未有对应孩子成长的基本需要。
青少年的自主成长 爸爸有无可取代的角色
Ravindran团队发现,爸爸充份支援孩子的自主成长,促进了青少年的自主感、掌握自我的能力感。
学者只在爸爸身上发现这独特的效应;妈妈同类的做法,没有换来同样的效果。为何会这样?
Ravindran接著解释,母子的关系却往往比较亲密,随著子女自主的成长,发生冲突的可能更大。再者,妈妈倾向期待子女依赖自己,这会使母职更倾向管控。青少年要从妈妈身上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个体,矛盾更多。
另一边厢,爸爸与子女的关系距离,与妈妈相比更远,这样的关系使爸爸更能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和决断力。
爸爸担起两个主要任务 助太太和子女适应转变
一众科学家在20多年来所累积的证据,与这次研究的结果相符,说明了一件事:爸爸对于青少年自主成长有独特的贡献。
这也意味当孩子还在七、八岁,亦即小二、三的阶段,爸爸就已经有两个主要任务:
一、除了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迎接孩子的转变之外,同时也与太太一起做准备。“你有注意到阿仔最近想要多点自己的空间吗?”,常与太太沟通,让她管理自己照顾的风格和期望。夫妻步伐一致,能为孩子释出更多成长的空间和信任。
二、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机会练习,才懂得好好地下决定。爸爸需要再早一步,思考如何助子女为自己作出安全和明智的决定。趁著子女渐长,不妨安排更多机会让孩子与你一起做决定,甚至让他为你做决定。他日子女渴望自主的日子来临,爸妈就更有信心,以认可和信任的态度,代替管控。
参考文献:
Ravindran, N., Hu, Y., McElwain, N.L., Telzer, E.H. (2020). Dynamics of mother-adolescent and father-adolescent autonomy and control during a conflict discussion task.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4(3), 312-321. doi: 10.1037/fam0000588.
作者:招隽宁(父职研究及培训经理)
作者组织网站:http://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全职爸爸,认为世上没有爸爸是兼职的。好奇心重,钟意研究爸爸角色,希望有日揾到传说中的父能量。每天在好爸爸中心上班,并负责管理一个研究父职的“实验室”。
相关文章:爸爸既要陪玩也要识玩 跟子女玩乐必要知的5个实用贴士|招隽宁
按图即睇爸爸陪玩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