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师长戴口罩 发音不清看不到嘴形 可影响幼儿语言学习发展

撰文: 健康医疗网
出版:更新:

台湾一位四岁小男孩,刚上幼稚园后被老师发现讲话口齿不清,建议家长寻求复健科医师专业意见,经过发音评估及语言发展筛检测试,确诊罹患构音异常症,后续安排儿童接受语言复健治疗,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否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老师、小孩都戴著口罩,让小孩看不到大人的嘴形和听不清楚发音而造成,值得观察及注意。

发声不准+规律性遗漏 恐是构音异常症

台湾澄清医院中港院区复健部主任赵明哲医师表示,经检测小男孩的智能、听觉和构音器官都没有问题,再进一步深入评估其发音功能,察觉他的发声不准,t、d分不清楚,将汤讲成当;g和k不分,将哥哥说成颗颗,也有规律性的遗漏,如将通讲成翁,漏掉音节中ㄊ的发音,因此诊断为构音异常症。

此外,赵明哲主任进一步指出,目前学龄前6岁以下的小孩,发生构音异常的机率约10%,除了智能、听觉、构音器官问题外,大部份是属于机能性的构音异常,也就是学习某些发音比较缓慢,这些孩童经过专业语言复健治疗几个月之后,通常会有很大的改善。

家长、老师戴口罩影响孩子语言学习? 目前未有相关研究

小男孩妈妈提到戴口罩的问题,认为小孩在学习语言期间,是透过观察大人的嘴形、脸部表情和清晰发音的听取,父母或老师若长期戴著口罩和小孩互动,多少还是会影响小孩学习语言的进展。

【相关图辑】免费网上童书|网上真人朗读绘本动画 英文童书免费睇(点图预览内容):

+14

赵明哲主任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统计分析与论文发表,但是在以往几乎不可能所有成人长时间都穿戴口罩与稚龄小孩互动,只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才出现这样特殊的口罩文化,值得家长和幼稚园老师注意。

适时脱下口罩与小孩对话和互动 出现说话异状快就医

在新冠肺炎未绝迹之前,赵明哲主任提醒,外出戴口罩将是民众生活的日常,目前台湾疫情受到控制,家中若有正在学语的稚龄小孩,在透明口罩尚未大幅量产前,成人可以适时脱下口罩与小孩对话和互动,以免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发展;再者,一旦发现有疑似说话构音异常现象,最好询求专业医师做进一步的评估。

【相关图辑】复课|9月尾全港学生分阶段半日上课 一文睇清学生要预口罩数量(点图放大浏览):

+2
+4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