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同行】小孩主理亲子市集 摆档解难学晓独立
制作产品、构思宣传方法、拉拢客人、管理财务……这些做生意的工夫,小孩能否做到?由社企ohmykids与西九自由约合作举办的亲子市集,十多位12岁以下的小孩变身小老板,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各自的摊位中举办小游戏、工作坊、售卖不同的产品,走在父母前面,尝试独当一面。
上周日(9月11日),气温高达30度,中午时烈日当空,从九龙站走到西九文化区苗圃公园,15分钟路程已令人汗流浃背,恨不得立即坐下来喝口水歇一歇。但在大圆表演场地却十分热闹,十个摊档已经布置好,小档主亦准备就绪,等待活动开始以及第一位客人到来。
“一棒多变”的档主是祉澄、俊俊和Pia,喜爱做手工的祉澄利用雪条棒,并出木飞机、宝物盒、书签、相架等小饰物,又配合黏土做出可循环再玩的井字过三关。“你想要什么颜色?这卷胶带好不好?”坐在折椅上的祉澄,气定神闲地教导前面的小客人给宝物盒贴上装饰。途中更主动把自己的芭蕉扇转向小客人,为对方降降温。
而祉澄的妈妈则在后面担当小助手,把工具和零件盒递给祉澄,好让她不用走来走去,能专心地与小客人发挥创意。在摊档的后头,两位爸爸蹲在地上,忙碌地做着“幕后黑工”,为工作坊预制一些组件物资,“有些组件例如宝物盒的底盖和盖面,要用较多时间完成,我们帮忙做好,她们便可以专心发挥创意。”
在市集中以“折出个未来”摊档最受欢迎,伽伽、Claire、子睛和Queenze分别担任大队长、推广员和收银员。每当有客人走来,便仔细地介绍面前由毛巾折成的小动物:“这个狗仔是20元,长颈鹿因为要用两条毛巾,所以要30元。”
“喂!返嚟啦!有客人要嚟买嘢啦!”四位小档主拒绝守株待兔,总是四出奔走宣传,摊档经常出现父母呼喊小档主归位的声音。读四年级的伽伽是一位害羞的大队长,面对客人总是怯怯的,这时父母便在他身后轻轻地给予提示:“介绍一下优惠组合装套啦,跟客人说这个较抵买呀!”
虽说人多口杂,但四位小档主却从未争吵,为了这次市集,他们前后进行了三次家庭会议,讨论要甚么动物、定价、分工,回家后又要折动物,“小孩做了大部分决定,家长都没有提供什么帮助,只会提出可能出现的困难,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伽伽的爸爸这样说。忙了两个多星期,看到不断卖出去的动物和收到的贴纸,他们都笑嘻嘻的。
旁边的“妃氏娉婷 FC Painting”相对就显得很冷清。本来由Ashely和妈妈合作进行的身体彩绘,今次就分拆成前后两档,妈妈在后面的桌子继续画彩绘,Ashely就在前面主持手工工作坊,“最近很流行宠物小精灵,所以我想教大家折一个比卡超书签。”满脸笑容的Ashely详细地为我介绍书签的用法。但路过的人都不大感兴趣,看两眼后又摇摇头走了,活动开始了一小时,Ashely还没有收到一张贴纸。
“都有少少唔开心,不过唔紧要啦,可能佢哋唔钟意比卡超。”每次被拒绝后,Ashely都有点垂头丧气,但当下一位客人走来,她还是立刻打起精神,举出书签,“这个比卡超可以做书签,亦可以当帽子玩!”
“因为我是独生女,冇兄弟姐妹陪我玩,所以妈妈和我来摆档,让我可以多和别人沟通。”Ashely笑着说她们摆档的原因。妈妈表示,不是每次摊档都会受欢迎,现在她懂得调整心情。
市集摆档让孩子学会独立
亲子市集在2015年开始举办,今次已是第三回。负责人Helen表示,亲子市集的原意是提供机会该小孩当“话事人”,鼓励父母退后一步,子女除了要计划和预想摆档时会遇上的困难,更要给父母分派职位辅助自己。“有家长在摆档前担心很多,认为小孩会‘唔得’,但摆挡后发现原来自己小孩‘好叻’,想不到他们可以自行解决问题。”创办人Wing这样说。
第二次亲子市集将于10月8日举行,九月尾便会招募新一批参加者。报名时须缴交100元按金(结束后会退回),现场不设现金交易,顾客需购买代用贴纸(50元10张),省去找续的问题。市集结束后,档主可获得一半收益,另一半则会捐予慈善机构。如有兴趣做小档主,记得要留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