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政见不同惹家庭纷争 应学会相知相惜 避免冲突
近日,社会上的政治议题成为了许多家庭餐桌上的话题,各持相反立场的话,很容易会造成言语上的冲突。一味只顾说服对方并不是有效的沟通,聆听彼此的意见,学会相知相惜才是正确的处理手法。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其他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近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一件大事。作为香港人,相信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不闻不问。所以,在我们闲话家常时,这件事也是我们的主要话题。如果大家都在同一立场上去讨论,当然有很理想的效果。但若果立场相反,想必难免会引起一场激烈的讨论。
就好像我爸也完全不了解更不明白,为什么要争取,究竟有何意义。经过多次沟通无效之后,我亦开始避免谈及这话题,免伤了和气。我也好像突然明白到,就算是我的父母,也未能每件事也跟我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尤其是当我长大后,不只是关于社会上的话题,还包括我人生中的某些选择。
我在有些事上会坚持,有些事也会选择顺服,但心底仍是非常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及体谅。不过,我也明白其实每件事情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经历,也许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导致我们想法不一样,立场不一致。
在这件事上,我最大想法是:如果将来我的孩子跟我又在相反的立场上,我应该如果是好呢?最后有了以下这些想法。
清楚了解自己孩子,同时也让孩子了解自己
很多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出来,对他最清楚不过。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其实我们的亲子关系和对对方的了解都是会有转变的,亦不会像小时候一样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必须要更加了解对方,明白对方的喜好,感受等。愿我们一直可以维系着良好的关系。价值观相近,相信可以大部分事情上都会在同一个立场上。就好像今次事件,二百万人中,我们见到很多是一家几口,甚至一个家族一同站出来参与,这就是我认为思想相近,价值观相若,所以会并肩而行。
从小开始教育孩子要同理心,并且以身作则
根据维基百科说明,同理心(英语:empathy)或称做换位思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事物”的能力。其实每个人心底都会有这份同理心,只是有些人会忽略这种感觉。若从小让孩子更理解这种感受,相信他将来也不会成为那种极度冷漠的人,不过当然同理心有一个特质,就是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感同身受,但不一定代表对其也能够认同。所以,就算不同立场,我们也会尝试去理解对方,虽然未必认同,但至少要懂尊重,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人和自己不一样啊。
最重要的是,家庭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
假设以上都没有用的话,在事情发生后,父母和孩子依然立场不一样,那么必定会双方各执一词,打算说服对方,僵持到底就会破坏了彼此的关系。这个时候,请作为父母可以弯下身一点,用心聆听孩子多一点,陪伴他同行一次,毕竟这个是我们一直守护的家。
以上都是突然有感而发,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
内容提供:Alvin妈妈
作者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byAlvinMAMA/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妈妈有感~我要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