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儿时被老师羞辱 四孩妈决意投身教育:这不是一份工
成长路上,我们会跟许多老师相遇又分离,你最记得他们曾对你说的话是甚么?伍冯美娟(Miss Fung)回忆在五年级时曾被老师当众指骂“将来会做鸡!”当时除了难过,更让她决意将来要投身教育界。自毕业后Miss Fung曾任边缘学生的老师、英文科科主任,现在更一手一脚创办心目中理想的幼稚园,16年的教育生涯中她陪伴过许多学生成长,七年前属于她的四个小生命亦陆陆续续来到她的世界。兼顾家庭和理想不是易事,但Miss Fung从没想过要放弃任何一方,她认为当妈妈和当教育工作者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当怀有一颗父母心,便很难放下老师的角色,除非你只当打份工。”摄影:高仲明
听到Miss Fung转述小学老师的说话,记者表示不可置信,怎么会有老师会对一个小学说出这种话呢?“真的,记得当时另一位同学把习作簿抛向我,我亦很自然抛回给他,但老师进来时就只见到我抛习作簿,就将我叫出来,当著全班同学骂‘呢个同学真系好曳!你地唔好再同佢玩,佢将来就做鸡㗎啦!’我当时都知道甚么是‘鸡’,觉得很羞辱。”除了言语上的不尊重,Miss Fung指过度的体罚亦经常发生,即使把学生的手板打至流血,甚至要送院缝针,老师亦不觉得是问题。“他们从不关心学生,老师不可能是这样的,所以当时就决定将来要做个比他好一百万倍的老师,不要重复他的恶行。”
虽然从小便立志,但长大却因为各种原因,大学时选读了工商管理,毕业后半年间转了四份不同的商业工作,投入时间精神只为钱,这样的工作让Miss Fung自觉萎靡:“经常问自己,帮老板赚完钱,跟住又点呢?”机缘巧合下,她获得一个英文经济科老师的岗位,当时22岁的她到元朗一间铁皮屋村校,教导21岁的中七学生,后来转到主流学校任教,2013年转为从事幼儿教育、开办学前Playgroup,2018年更当上校监,筹办理想中的幼稚园,转眼间便16年过去:“当时都狐疑为甚么会选读工商管理,原来是神冥冥中给我的安排。”
用生命换来的四个女儿
在2011年,Miss Fung大女儿出世,两年后二女儿降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Miss Fung有心律不正问题,怀孕和生产期间都随时有心脏病发的危险,比其他孕妇更揾命搏。“因为顺产的痛楚会增加心脏病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剖腹产,而且入手术室前医生都会叫我交低身后事。”经历三次剖腹产后,医生指因为在同一位置多次开刀,再怀孕的话会有“爆肚”的风险,因此建议她不要再生了,但当第四个小生命降临时,Miss Fung亦毫不犹疑决定要把她带到这世界:“如果身体许可,我生100个都得。当你喜欢小孩,就会愿意用全世界来换,当出生的一刻会忘记所有痛,就像赢得全世界。”可幸的是现时小女儿已三岁了,看到四姐妹每天搂搂抱抱的,当初一切都是值得。
在Miss Fung眼中,四个女儿都是独特的——大女儿喜欢当照顾者;二女儿多担任领导者角色,四人玩什么游戏、有什么规则都由她来订;三女儿则是最友善的和平小姐,每当有争执时便会充当和事佬角色,劝说“唔紧要啦!锡返啦!”但亦因安全感太强而经常跟陌生人走失;四女儿现时还不太会表达,因为三个姐姐都太宠她、太主动提出帮忙,她还未说出要求,姐姐们已帮她“做埋”。四个女生不只一个墟,更是个小型社会,Miss Fung笑说她们有九成时间都是相亲相爱,但每次有争执时、问题出现时,都会倾向自行解决,“她们知道如果惊动到我,就会一齐罚,所以她们的解难、协调能力颇高,例如当只有两个面包时,她们不会平分,而是看看谁人较饿,较饿的就吃多点。”
当家中有一个以上小孩时,便容易便出现偏心的情况,Miss Fung回忆二女儿半岁时,也是她转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时候,因工作忙碌而投放较少时间在家庭,便把二女儿交给自己的妈妈(即女儿的婆婆)照顾,而造成二女儿较黏婆婆、抗拒自己的情况出现,“她会说‘我要婆婆,不要妈妈!’这是很伤心的。但有得必有失,一个在职妈妈一定会错失很多珍贵的时刻,例如第一次叫妈妈爸爸。”现在Miss Fung会刻意安排跟四个女儿单独“拍拖”时间,每天回家时会不分次序、谁先扑上来便先亲吻谁,让女儿们知道妈妈并无偏心,四个都是她的心肝宝贝。
身份不同,心意却一样
虽然工作忙碌,但Miss Fung却从来没想过要放下工作,她认为不论当妈妈还是当教育工作者,都会怀有一颗父母心,除非只当当老师是打份工,否则一辈子都很难放下一班学生,“当然全职妈妈的牺牲也是很大,因为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把重心放在小孩身上比上班更难。”
“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个老师,他所有事都是跟父母学习的;而老师对小孩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能随便一句说话,便会在生命中抓出一道永久的伤痕。”因为儿时的经历,Miss Fung提醒自己要慎言,以妈妈的角色和心情去照顾每一位交到她手上的小生命,“新生命真的很奇妙、得动人,我很享受看著小孩快乐地成长,我想成为小孩的好朋友、协助者,帮他们寻找和达至理想,让他们知道结果不是最重要,只要付出了努力,大人们都应给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