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日常用品变游戏 5款自家制玩具推介|博士妈妈
本港不少家长为讨孩子欢心,经常购买各式各样玩具。但追款的玩具,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很快便被孩子所嫌弃。我今次向家长们分享5款便宜又能耐的游戏,将食材、家中的日用品化成玩具,既可训练孩子口训肌肉,提升言语能力,亦可借以教孩子爱上做家务。
(一)剥蛋壳、剥毛豆训练手肌
小朋友对许多事物均感兴趣,尤其是成年人平日不让他们接触的食材。家长可以运用的家中食材,训练孩子的手部肌肉和自理能力,如小朋友喜爱吃鸡蛋,家长可鼓励小朋友剥蛋壳,简单过程已能轻松训练小手肌肉。剥鸡蛋、鹌鹑蛋或毛豆这类食材,都是训练的好工具。家长可尝试让孩子多协助处理这些食材,让他们具趣味地训练手肌。
(二)饮管吹出喷射飞机 训练送气
嘟咀、吹气的动作,对于1至2岁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的口部肌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许多广东话的送气音,年幼的小朋友也未能掌握。这抽象的概念,家长可以饮管及纸飞机制作出简单的教材兼玩具,便可训练小朋友口部肌肉。
小朋友可拿着饮管,套上一只纸飞机,然后大力吹,看飞机飞得多远。这简单的游戏,其实正训练孩子的口肌;如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建议家长可使以幼饮管取代粗饮管,让孩子更易练习送气。
(三)饮管吹乒乓球
饮管可变出多个游戏,也是多种训练口肌的好工具。家长可以一枝饮管、一个乒乓球,然后鼓励小朋友吹乒乓球斗远,顺便训练送气。当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这游戏,是一个不错的竞赛活动,小朋友又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四)纸皮变公仔 发挥创意及训练合作性
小朋友潜力无限,只要家长适当地放手,让他们发挥创意,结果往往超乎成年人想像。相信每个家庭均有许多旧布、旧毛巾及纸皮箱,家长们可叫小朋友以用剩的材料,制成自己设计的玩具。如刚过去的新年,我家的小朋友也以废纸皮及毛巾制成狮头和狮尾,在新年时更成为他们的舞狮玩具。
(五)纸碟变画纸 训练孩子联想力
家中经常有剩余的纸碟,家长不妨可以留起,将纸碟化身成为画纸,好让孩子替纸碟加上眼耳口鼻,然后让他们发挥创意,继续将画在纸碟上的公仔幻化成为不同形象。
家长与其花大量金钱买新玩具给孩子,倒不如花点心思,学懂以日常用品变成玩具,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手肌及口肌,一举多得。当小朋友外出扭计时,更可随时随地变出游戏傍身。
【周五心意运动】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为基层送上温饱,01心意呼吁您支持【香港青年协会】 ,每$50即可制作5碗爱心汤和心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