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小六升中不上学 女生试休学一年跳出主流教育
原以为Gap Year是大学生的专利,不少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踏入社会工作之前,抽一年时间作不同的尝试,思索自己的前路。有小六学生则选择在升中一前,休学一年,提早思考自己的路向。在别人忙着适应中学生活,这群女生又在忙什么呢?摄影:邓倩萤
“我的梦想”似乎只是作文的题材,踏上中学后,大部分的中学生便只剩下一个目标:考好公开考试,进入大学。整个中学的课程、氛围亦是围绕公开考试而转,仿佛除此以外,学生便无需要有其他的目标。
两个小六女生加恩和Vian则选择在升中之前,休学一年,跳出常规教育以外,尝试另类的学习方式。“籽识教育”的创办人王仲杰表示,这个计划原本为高中学生而设,但与不同的家庭和学生倾谈后,决定让这2个女生提早尝试一年的上学“空窗期”。不过,她们在这一年也非不学无术,机构为她们安排了不同的创意课程,包括影片制作、拍摄等,“希望她们透过创意产业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思考未来的出路”,她们亦可以按兴趣提出自己想学习的知识。
拍山竹破坏实录 亲尝访问滋味
别人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这2名女生会做些什么呢?有部分的时间,她们会按机构的时间表学习多媒体创意课程,亦会按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学习。在暑假的时候,台风山竹肆虐香港,为环境带来重大的破坏,加恩和Vian主动提出想外出拍摄山竹过后的香港。她们到了石澳海滩亲身观察,看到树林倾倒、垃圾被冲上沙滩,满园狼藉。她们用镜头拍摄天灾过后的情况,仿新闻记事的模式,一手一脚剪辑片段和后制,亲手制作一段记录片。
采访当日,她们便约了一个社企的负责人访问,两人要帮忙拍摄访问片段。在访问的初时,只是讨论何时开机,二人指手划脚,不久已出现磨擦和火花。导师在旁观察,并不加以阻挠:“尽量让她们自行解决问题。”终于访问顺利开始,不过由于客观的环境因素,有些她们预想好的片段画面未能完成,令她们略感失望。
访问和午餐过后,她们协助同学拍摄自制的MV,然后又到了深水埗,为即将参与的市集准备。不说不知,原来加恩是个“小老板”,租格仔舖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商品,有时更月赚千元。而这次参与市集,她和Vian也打算用珠仔做首饰,并在市集中举行穿珠的工作坊,希望可以吸引人流。
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已经包含了多媒体制作、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营销等等,的确比平常中一生接触得更多。
休学期可学到更多
为什么想休学一年呢?加恩向记者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她感到很大压力,每天也有很多功课,而且并非每个科目也很有兴趣,她希望有更多时间可以练习喜爱的溜冰,也能学习主流学校之中未能接触的知识。虽然Vian对学校的教学没有很大意见,不过也觉得学习剪片很有趣,接触的事物比在学校见到的更多,而且她拥有更多的时间练习体操,课余时间则跟私人导师预习加拿大的中学课程,为将来升学做好准备。
期望能用到社会的闲置资源
籽识教育创办人王仲杰说:“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他和不少家长、学生进行“面试”时,发现很多家长都对主流的教育制度感到无助,有些学生的资质未必能适应主流的教育,但又没有资源容让他们有另一个出路。“其实社区之中有很多闲置的资源,例如摄影器材厂不时赞助摄影班,但学校的时间表已被功辅班填满了,未必用到这些资源。”于是他想,学生脱离了常规学习,便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学有兴趣的事物,一年过来假如他想朝创意产业出发,机构或许还能转介工作机会给学生。不过,未受资助的计划学费仍非基层家庭可以负担,他又不希望“梦想”只能属于富有学生,故希望社会有更多支援,让一般学生也有权追梦。
这个计划期望在今年正式推出,将招聘一位导师跟随8位学生,让中学生在这一年“没有包袱底下体验这件事,对自己有所发现”。“太多学校认为‘兴趣’只是属于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学生又不谈梦想,因为觉得100%做不到,工作和兴趣没有挂勾。”因此,王仲杰希望这个计划令学生感到“兴趣和梦想是可以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