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调查】机构抽查27款卫生巾 两样本慢性毒超标或致不育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有机构抽查坊间27个卫生巾样本,其中19款样本合格(绿鱼),约一成样本未能通过生物检测,2款样本的慢性毒超出自订安全标准,含有超标类雌激素2至3倍,长期使用可导致月经紊乱,严重甚或构成不育。摄影:王淑君

卫生巾是女士贴身之物,每月总有几日需要用上,各款产品也标榜不同功效,惟去年韩国爆出“有毒卫生巾”,被发现大部分样本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有毒化合物,包括可致敏或致癌成分,令人担忧。

水中银利用小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19款品牌、27款卫生巾样本,均在今年9至11月于超级市场和网上平台天猫购入。其中19款产品样本获评为“绿鱼”,表示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绿鱼”卫生巾的价格多为高价产品(3.4元以上一片),共有8款。

其中一款毒死一半小鱼胚胎

检测结果中,3款获评为“红鱼”,表示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特别谨慎。

在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测试中,2款超出水中银按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指引评估对人体健康风险所自订的安全水平。其中一款为韩国品牌(韩国生产),样本超标近3倍;另一款为香港品牌(中国生产),超标近2倍。

19款通过生物毒性检测卫生巾

+14

此外,有一款香港品牌(中国生产)由于急性毒水平高,导致超过一半测试鱼胚胎死亡,达不到慢性毒测试的基本要求。

3个“红鱼”品牌产品1款为低价产品(2元以下一片),另外2款为中价产品(2元至3.4元一片)。不过水中银没有公布该3款品牌名称,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指,水中银会把调查结果通报政府和相关的生产商,但由于生产商并不涉及违法行为,他们亦只能劝勉其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或引致各种毛病,包括月经紊乱、生殖力下降、不育,甚至癌症等健康问题。毒理专家陈雪平博士表示,下体吸收的浓度比口服高8倍,因此每月使用4至5块高风险的卫生巾,或对人体造成影响。

妇产科专科医生陈少慧。(右)

妇科医生:怀孕后发现卫生巾已发霉

妇产科专科医生陈少慧指,虽然暂时未有确实报告表示使用有毒卫生巾多长时间会导致月经紊乱,以及月经紊乱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年纪、病症等,故建议女士遇上月经紊乱的情况宜就医。她指,反而因卫生巾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较多,“如皮肤对卫生巾敏感情况严重,可试用月经杯或棉条,但谨记定时更换,否则可引起毒血症等更严重疾病”。

她提醒,卫生巾只宜存放1至3年,“我怀孕时没有使用需要,到1年后我再开包卫生巾,发现入面已发霉”,因此建议怀孕时避免囤积卫生巾,减少购买量。很多女士亦选择把卫生巾放在浴室贮存,应注意干爽、洁净,受潮后若质地湿笠便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