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N班前要了解的7件事│T妈亲子生活

撰文: 妈妈投稿
出版:更新:

入学战线由K1 (幼儿班)推前到N班(两岁学前班),不少新手家长魂魄都未齐,已经要为孩子选校而烦恼。其实在选哪间幼稚园外,爸妈还有另一选择,就是上不上N班。读N班不是必需,爸妈不妨先想清楚孩子有没有上N班的必要。【编按:作者为T妈】

2年前,当我还是在职妈妈,虽然有工人姐姐及长辈帮忙照顾儿子TinTin,但我还是在“觉得N班似乎是必要读”的情况下胡里胡涂帮TinTin报考了幼稚园,到了开学关头,还是决定放弃预留的学位,后来辗转带他到了华德福学校上学,我还当上了助教,世事如棋。华德福学校是混龄制,让我有机会观察到TinTin (入学时2岁1个月),以及其他在2.5至4岁才开始上学的孩子的情况,令我对要不要让孩子读N班有了新的想法,组织成以下数点跟大家分享:

(VCG图片)

1.返学比跟着工人/公公婆婆/爷爷嫲嫲好?

不少爸妈急不及待让孩子上N班,主要是觉得照顾者只会宠孩子,或觉得照顾者“唔识教”,期望孩子在学校能学习自理、规矩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事实看来,学校确是提供了自学的场所,很多孩子在家不会做的事,在老师要求下,孩子都会乖乖就范。在我们学校,穿脱鞋袜、收拾被舗、更换衣服、自行如厕、自己吃饭,是一般3岁孩子备有的自理技能,但个别孩子发展有差异,以更衣为例,TinTin在2岁9个月时学会,属正常发展,有孩子差不多4岁,发展进度却跟TinTin同步,亦有刚来学校的小女孩(2岁4个月),已能熟练地更衣。

孩子都发育正常,为什么差异哪么大呢? 了解各人生活状况后,就知道差异在于孩子日常有没有得到充份的练习机会。小女孩妈妈1凑3,没工人,只能放手让孩子能做多少便做多少;4岁孩子有工人和长辈贴身照顾,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典型港孩。

说来惭愧,在TinTin学更衣的过程中,我亦发现自己会心急,见他遇上困难开始“发忟憎”,又怕他着凉,就忍不住上前帮忙,反倒是TinTin会哭着说要自己来,提醒我要放手,说明孩子都有想自己尝试的阶段,照顾者不要因为方便自己而错过孩子对自我成长的欲望。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最终还需照顾者忍手配合,把握孩子想“自己来”的时机,千万别说“你咁慢”、“你著错晒”这些话打撃孩子,也不要因为方便自己,窒碍孩子的成长进程。

2.返学比困在家好?

学校有老师、同学,见的人比较多,确实可以让孩子学习跟别人相处。但2岁孩子仍是比较喜欢待在成人身边,或自己玩,到了接近3岁,孩子有足够表达能力与同学交流,才开始慢慢拓展社交对象。如果孩子属内向、细B、语言发展较慢类型,没必要急着推他去交朋结友,搞不好反而削弱孩子的安全感,或令孩子出现咬人、大哭、推撞、打人等行为,以身体代替语言表达不满。

我们班学生数目不多,老师能细心观察处理,若不幸碰到人数多、重校誉、老师急躁的学校,这些孩子很容易被标签为“滋事份子”,最可悲是有时爸妈都不了解,一起责怪孩子,可以想像孩子承受多大的委屈。

所以请爸妈必须了解孩子个性及准备程度,先评估孩子对新环境及陌生人的适应能力,才决定要不要孩子上N班。

(VCG图片)

4.孩子返学,照顾者会轻松啲?

爸妈最好有心理准备,刚上学的半年至一年,大部分孩子有一半时间在生病中,请病假分分钟多过返学,照顾者不会有多轻松。身体强健的,持续伤风感冒,偶尔肠胃炎; 身体较弱的,手足口病毒、流感、肺炎、肠病毒。以TinTin为例,抵抗力不错,自出娘胎只因小病看过2次医生,上学后鼻水鼻涕长流不止,待长假期养好病,一开学又来了; 试过2次高烧,1次口腔病毒,真的把我吓怕了。然后我问了很多妈妈朋友,还有教主流幼稚园的朋友,都说这是很普遍的情况。

所以请爸妈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是否承受得了持续发病,可以的话,3岁才开始上学,身体准备得较好,其他孩子也同样有较佳抵抗力,生病的频率可望减少。

(VCG图片)

5.固定的生活时间表是否重要?

稳定、持续的生活时间表对0-3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小小孩没有时间观念,他们是凭借每天活动的次序了解生活,并因为每天期盼的事情如预期中出现而感到满足。如果孩子在家有固定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那么孩子没上学必要,不少研究显示3岁前的孩子由母亲/固定照顾者照顾好处有很多。

反之,如照顾者自己都非常随性,不能为孩子建立固定的生活时间表,小小孩每天经历不一样的生活作息和刺激,会令他常处于兴奋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是停不下来的原因之一,那么上学会是对孩子较有益的方案。

6.返N班都要做功课?

读N班,功课不会多,但别期望没有功课,而且那些“功课”大部分是要爸妈完成,最基本是一起做手工,这年来我听过不少朋友抱怨要帮孩子做各种新奇古怪的功课,但既然参与了这场“游戏”,爸妈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有的朋友还做得非常投入,似乎变了是家长间的才艺比拼,而我最受不了就是“阅读计划”,要求爸妈每天亲子共读,然后填写阅读报告,有的孩子还要回校介绍图书,根本就是将一件值得鼓励的事变成苦差。

所以,爸妈最好也要有这方面的了解及心理准备,如果不想孩子,甚或是自己,勉强参与其中,实在没必要让这些事情在孩子还是2岁的阶段便开始。

7.不上N班很难考到K1?

如果心仪的幼稚园设有N班,成功入读该校N班无疑是买了原校直升的保险。如非为买保险,大可不必为将来考K1提早入学,一般幼稚园仍是以K1面试表现作评估,没有划一标准,而且N班9月开学,11月便开始K1面试,才2个多月时间,最多只是令孩子面试时比较适应“学校”这地方,知道见到“老师”要严肃点,爸妈可深思是否有必要为了孩子面试K1时较“淡定”而上N班。

0-3岁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在这时期孩子最需要的是稳定建立依附关系的人,以及轻松宁静平和规律的生活,而不是培养适应力、交朋结友,更不是知识上的追求。无论爸妈最终选择读还是不读N班,请以孩子身心健康快乐为第一考虑。

作者简介: T妈,全职凑仔妈 + 华德福幼儿教育老师。15年夏末诞下儿子TinTin后,对“教养”这课题产生浓厚兴趣,经过2年“两头唔到岸”的在职妈妈生活,决定暂别白领生涯,感受平凡的亲子日常,为儿子修读华德福教育,还辗转当上老师。FB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tma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