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教育】身体是最好的教材 群孩“乱舞”成幼儿园恒常课程
常常有人说,学到的知识跟你一辈子,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样同样是跟我们一辈子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身体”!不过现代的小朋友上到小学、中学后,又有多少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式地坐在课室听书,因此如果在3至6岁这个阶段也不把握时机去“动一动”身体,未来只会更困难,因此有学校引入了这个名为“敢动”的课程。
由生活了解抽象 进入没有对错批判的课堂
敢动课程由云门舞集舞蹈教室的舞蹈家,舞蹈教育家,幼童发展专家,音乐教育家从1995年起开始研发,于台湾推行二十多年并于2009年引入香港,于东华三院辖下15所幼儿园推行恒常课程,目前已有24间幼儿园的K2、K3学生,每星期都可以上一节50分钟的敢动课!
敢动课程的一大特色,便是小朋友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摆动自己的身体!在平日的生活中,家长可能常常对小朋友说:“不是这样!”,老师亦可能会叫同学:“不要吵!”等等,但在这个课堂,没有任何一句规范式语句,反而启发了小朋友发挥创意,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难,例如导师说,要静静地跑,有些小朋友会踮起脚尖跑,有的会用碎步跑等等。
课堂更以生活上大家认识的东西,如“大象”与“马骝”,从两者体型上的差距,延伸去“大力”和“细力”,再去理解抽象化的“大声”和“细声”,小朋友的概念就是这样和生活密不可分,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知识。
还小朋友玩乐机会 不需坐定定上堂
东华三院捷和郑氏幼儿园是最早一批于香港实行敢动课程的学校之一,校长梁凤瑜强调:“小朋友在3至6岁的特性,就是喜欢玩和探索,敢动课程正正可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可以在课堂上跑、跳,不用坐定定上堂!”
校长更指出,学习是一生的事,不希望学习成为小朋友的一种负担,最少在现阶段年幼的时候不是!而且课堂亦很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小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善言辞,但身体控制、听指令都可以做得好好,给了他们一份在传统课堂不会得到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在课堂上,导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如何摆动身体,如何解决问题,都是小朋友自己用脑想出来并实行,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远比我们教他们怎样做来得有效得多。
敢动课异常听话
敢动课程的导师本身要有舞蹈底子,而且还要经过长时间训练和定期到台湾交流心得,并且头一年执教只能教授K2同学以确保课程的质素。
有幸和小朋友一起上敢动课堂的何小姐表示,两位儿子都怕陌生人,也不太会和别人有身体上的接触,但上敢动课他很乐意和导师拥抱,自信心也增加不少!大儿子升小后更一直问:“为何小学没有敢动课?”加上导师上课以故事形式贯穿,叫他们安静就安静,要跑要坐都十分有规矩,觉得很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