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化身《绿野仙踪》现身街头 小五生:觉得充满活力!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渣打艺趣嘉年华2018”于刚过去的周末圆满举行,嘉年华吸引了19万市民和游客参加,最瞩目的必定是压轴巡游表演!今年巡游以家传户晓的儿童文学《绿野仙踪》为主题,来自25间中小学的学生、艺术家、舞者一起合作,设计不同的服饰及装扮成故事中的角色出没在铜锣湾闹市,另外更高达4迷的巨型稻草人、翼龙在街头穿梭。有参加的学生表示,在制作服饰时因为分工问题而对同学稍有不满,最后都能发掘对方的优点,一起合作完成。摄影:欧嘉乐

(左起)陈秀秀、程皓朗、陈可儿和陈钧泽,钧泽指工作坊十分有趣,因为制作较大型,而且也用到平时不会接触的塑胶彩。

嘉年华当日,巡游队伍由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出发,途经记利佐治街、至东角道折返。根据《绿野仙踪》的内容,巡游分为五幕,分别描述的东南西北四国及翡翠城的不同人物。为了准备这大型活动,参与学校约于数月前便开始准备,在多位艺术家的带领下制作服饰。

浸信宣道会吕明才小学所扮演的“黄砖路上的伙伴”,负责指导的艺术家黄咏枫与15位对视觉艺术和巡游皆有兴趣的五年级学生约于9月时开始准备,她回忆当同学们看到过往的照片、知道将要穿起自制作品走上铜锣湾街头给市民观看时,已十分雀跃。陈秀秀指整个制作期约是5、6个星期,每星期一堂工作坊,每堂3小时,黄咏枫指工作坊时间比日常的视艺课长,亦牵涉多种绘画技巧,如阶砖的混色、颜色分布、大小远近、颜色深浅,混色比例等等,对同学来说亦是新挑战。

黄砖路的设计看似十分简单,但要在平面绘画一条凸凹不平、阴影不同的路却不容易。(受访者提供)

黄砖路是桃乐丝从小人国走到翡翠城时所走的路,但一条平面的路要如何展示出来呢?可儿和钧泽指原本以为要用布匹来缝制一件衣服,又或是在现成T-shirt上绘画和加工,后来知道是用彩泥皮来制作,觉得这方法亦不错:“两个方法都好,现在就不用穿两件衣服。”

在开始制作前,黄咏枫先给同学讲解了整体性对巡游队伍表演的重要性,因为所有同学也用同一个设计,故制作时以分工合作形式进行,学生们分成小组,各自负责制作帽子、黄砖路和剪影,完成后再每人分配一套服饰,并非独自制作自己的一套。但这分工亦引来一些争执,例如觉得其他同学的手工不够仔细、闪粉涂得不均匀、边缘剪得凸凹不平等等,总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面对大家不一的能力和要求,陈秀秀认为“嘈都无用”:“一起想办法补救更好,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人的眼光都不同。”

被市民的热情感染,学生们也积极地与市民握手。

巡游当日,学生们在12时半已到达维多利亚公园,装扮好后便在草地上静静的等待,期间天气飘忽,既出太阳又有毛毛雨。带队的王家祥老师表示对学生的表示十分赞赏:“学生由12时半等至接近3时,无得食又无得玩,比学校的集会更需要忍耐。”

活动开始后,巡游队伍先在维多利亚公园绕半圈才走上街头,因为表演者众多,又需要配合马路情况,队伍停下来等待的时间比走动更多,长时间等待下,学生们都难免露出疲惫的表情。但一走上街道,看到沿路夹道欢迎的市民,学生们都不禁兴奋起来,不断挥着小手,又主动与市民击掌。

+40
王家祥老师。

“其实我好怕丑,平时会面红。”皓朗指出发前有颇多忧虑,例如怕跌倒、中途衣服破裂等等,“沿路见到老师、爸妈和艺术家,很多人陪着我们,走着走着就不怕了。而且被市民鼓励很开心,觉得充满活力,跟市民拍手拍得手也酸了!”王老师则对学生们的表现感到很震撼:“事前只跟学生说沿途要向市民挥手、摇动黑色剪影,但当学生看到市民伸出手、意识到自己是表演者后便立即投入其中,会主动走上前击掌和互动。”王老师指是次表演十分难得,因为类似的大型活动不多,校内表演也有一部份学生能参与,而艺趣嘉年华不但让学生学到与人沟通和合作的技巧,亦学到如何面对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