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与儿子同有读障 委身教学 读障妈妈的自我否定和释怀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文字和语言是用作学习和沟通的工具,但有读写障碍的人在认字和阅读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面对文字,他们的世界又是怎样?对53岁的李花香来说,文字似乎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很努力想跟文字走近,但一道无形的墙隔在她们之间,而文字给她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摄影、剪接:黎家浩

文字在读写障碍学生眼中,可能只是一堆乱码。

读障就是以为天生蠢得无药可救

“小时候看文字就像看到一堆符号,我识佢,但佢唔识我。”在初小时,花香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有不少困难,“好”和“彩”、“朕”和“肺”是一样、没分别的,不过是由左右两个部件组成;“saw”和“was”这些字母相同但次序不同的单词亦难以分辨,很多英文单词都是懂读不懂拼;看书时会不由自主的跳行,要用手指或间尺指著来辅助。认字、阅读加上书写缓慢,结果就是经常默书不合格:“最痛苦是默书,当老师读到第二句,我还在写第一句,如果是背默反而较好,因为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写。”。

面对满江红的成绩,花香以为只是自己资质差,天生比别人蠢,甚至是蠢得无药可救的地步,但她没有气馁,仍愿意花大量时间努力。当同学去玩,她就躲起来温习,希望以勤补拙,因此自小做事都比别人快,吃饭快、上厕所又快,希望争取多点时间来读书。“要承认自己蠢和不济是很难过的,甚么认为自己生出来就是要垫底。”

虽然花香总是付出120分的努力,会考时更天天早出晚归到自修室温习,但分数是个血淋淋的现实:“最难过的是,成绩跟你说‘你唔得㗎啦,你唔掂㗎’。”可幸的不论是家人还是同学,身边都没甚么人去打击她,但孝顺的她却因此十分惭愧:“父母这么辛苦工作供养自己,但我就用满江红来回报,内疚的心情就好像大石般压住自己,像不能呼吸。”

虽然成绩让花香感到挫败,但因为喜爱阅读,因此没失去学习的动机。

沉不著底 升不至水面虽然文字总是给花香满溢的挫败感,但花香仍爱跟它打交道:“我的兴趣是看书,从中可以找到很多乐趣。”她发现阅读时其实不必懂得每一个字,只要有基本的词汇量,就能大致了解故事情节,后来更发现只要认得三千个字,已经能看懂大部份内容,除了读得慢一点,阅读上基本没问题。

花香考了三次会考,中文、中史取得D级,文学更取得C、圣经更考到B,但因为英文不合格,让她无缘继续在香港升读。当时家人建议她到台湾升学:“因为我想当中文老师,而在台湾升读是不太看英文成绩的,我在台湾读预科再升大学,五年后再回香港中文大学读教育文凭,真系好开心,没想可以读到香港的大学,没想过可以入到中大,人生浮浮沉沉的终于升到水面。”

当上老师后,花香先后在中小学任教,亦遇上不少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而儿子的学习情况才让花香开始认识读写障碍:“他到K3还串不到three和four,也认不到罗马数字,我以为因为住在村屋,出入不用按电梯令儿子缺乏接触数字的机会,所以特意搬到有电梯的大厦。”与自己相比,花香发觉儿子的学习情况不对劲,她表示自己的父母也没读什么书,所以不能教她功课,当时没人帮助,学不懂也很正常;但儿子有自己教导却仍不懂,便有点异常了。后来一年级时儿子被评估为读写障碍,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也找到自己的出口:“因为囝囝我才知道自己不是比别人蠢,而是脑部结构跟别人不同,有个较科学性的解释,自己也释怀了。”

最重要找对学习方法

因为自己有相同的经历,花香在面对儿子和学生时特别大胆和有耐性,也用生动的方法来帮助小孩学习,例如在沙、米或小孩背上写字,利用手指末端神经的刺激来加强印象,又或为英文生字编故事,例如Climb,可以是有只猫(Cat)爬了上墙(l)然后摘了的苹果(i),再四脚爬爬(m)的爬回床(bed),虽然是慢一点,但有效,而且亦能吸引小孩继续学习。

作为过来人,除了花更多时间,花香认为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她指自己和儿子对图像都较敏感,而且想像力丰富,因此利用图画来帮助学习,例如画脑图:“囝囝的工作跟餐饮有关,他要记得红酒的出产地、法国每一间酒厂的地点,我看到他会画地图来记。现在他每天出门上班前,都会花一小时把会用上的单词温习一次。又或买字根书来背、学phonics。”

花香四年级时的视艺老师很欣赏她的作品,每次交上图画后总会立即贴堂:“老师让我觉得自己并不蠢,我可以用图画、音乐来表达,只是文字处理较弱,写得慢。”

“你估我好想咩?”虽然克服了学习的障碍,但工作时仍会因天生的不足而犯错,花香很记得在诊所兼职时,要写收据再给医生签名,一次同一张收据先后写错了四次,四次都犯不同的错,例如串错hundred、串错英文月份,然后医生只是吩咐她下次小心一点。“好感动,当然自己很了解自己的不足,但真的难免会犯错,读障很需要别人的谅解和接纳,其实我们都不想犯错。”她记得一次收回学生的作文功课,作文内容丰富,但词语的顺序都弄乱了,例如把“我们去公园”写成“公园我们去”,花香把错误部份修改后寄往投稿更获刊登:“这证明我们不是蠢,只是文字处理能力较差。”

“读障除了影响成绩,更重要是对人的否定,现在的香港教育只与成绩挂勾,成绩差便等人生很失败,但成绩只是人生中一一小部份,曾经也以为会考是一生中的关键,但过了数年再回看,其实已不太重要。”俗语说当上帝关了一道门,必会打开另一扇窗,虽然读写阻碍总是给花香挫败感,但乐观的她却认为自己因为读障而学会忍耐、礼貌,和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在处于情绪低谷时的时候,花香祈祷问神,她这一生会有甚么成就呢?然后一把声音说“能成就别人也是一种成就”,花香希望当个有使命感的老师,帮助有相同困难的学生:“其实做老师不用很叻,太叻便不能理解学生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