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趣味】拆解姓名自创怪兽秘笈 认识方正以外的文字美态
横直撇点捺折,除了方方正正,结构、笔划复杂也是汉字的特色,亦因结构笔划繁多,很多小孩在学习写汉字时都觉得十分沉闷且困难。PMQ元创坊现正举行“汉字展”,展出超过300件、20年来来自香港、内地、台湾、澳门、日本及韩国的杰出汉字设计作品,策展人区德诚(资深平面设计人)指希望让观众看到传统书写工具和方法以外,汉字亦能用水墨、电脑、图像、线条等表现手法来呈现,以及认识汉字的涵义和温度,从中扩阔想像空间和激发创意。除了作品欣赏,展览亦有让观众发挥小宇宙的空间,包括创作属于自己的汉字的“每日一字”及儿童工作坊“文字怪兽家族”,导师将会教导小孩拆解自己的姓名来创作独一无二的怪兽秘笈。摄影:郑子峰
区德诚形容入口旁边的作品墙是整个展览的总览,因为当中包含了多种传统以外的“写字”方法。部份作品虽然并非写得四平八稳,但凭其设计亦不难看出是何字,而且各具特色。小孩学字时常要求写得工工整整,或许不工整也是一种美和创意?
汉字由横直撇点捺折组成,有没有想过也能用几何图案表达?左四的作品出自香港年轻设计师,他形容自己的姓名笔划有五十多划,每次罚抄时都很头痛,以致后来画画时都倾向运用简单的图形:“小时候连画机械人也是圆形、四方形等图案,而这作品便是以我的姓来创作。”大家能猜到这是哪一个姓吗?(文末开估)
而左二出自超载舞步的作品《西洋菜街星期六日》,则把“无”字变成一个个起舞的人,把笔划以画圈或直线来呈现不同舞蹈姿态。
其他作品欣赏:
在工作坊“文字怪兽家族”,小孩可以认识汉字的演义和利用自己的姓名做创作。导师会从甲骨文说起,讲解现今汉字的演化历史,然后小孩可利用形态各异的甲骨文组合成一只“怪兽”,海凯则利用“大”和“果”来做怪兽的头部;而Y字状的“竹”和“牛”就适合做双手;圆滚滚的“云”字则像大肚腩,用来作身体十分适合;而最底部则用貌似鸭蹼的“耳”字来当双脚。
妈妈Diana指自己从小便到国外居住,生活中用到中文的机会并不多,海凯出生后亦习惯以英文沟通:“比起英文或数学,她对中文的兴趣相低很多,认中文字亦较慢和弱,可能是受我影响吧。”完成工作坊后,Diana和海凯都认识到另一种学中文字的方法,Diana指工作充满趣味,亦真正能让小孩发挥创意:“我觉得广东话也好、普通话也好,中文是重要的。平时都是跟海凯看书来学字,不会从甲骨文说起,也不会拆字,因为自己都不懂哈哈。”她形容这工作怪兽作主题,可以帮小孩跳出日常事物的框架,不像画太阳就一定用红色。
工作坊从象形文字和甲骨文说起,导师Cheryl指这两种字既是文字又是图画,字形生动又不太方正,对幼龄儿童都不难理解:“为了让小孩觉得好玩,就试试一起造字,把文字拟人化及加入故事,让他们可以投入学习汉字,而怪兽没有特定形态,小朋友可以自由组合独特的文字怪兽,创作不同角色。”
作为导师,她认为只要小孩觉得有趣好玩就会主动去学习,而工作坊能让他们明白到中文字的玩味之处,“咦?呢个字我未见过,不如等我揾吓佢点解?”引发好奇心去了解文字背后意思让小朋友有好奇心。
如果家长在家想以这方法教中文,Cheryl则建议可为文字、诗句创作短故事,与孩子一同想像如果这个字动起来是怎样呢?而在想像画面加入声音变成小游戏,亦可以帮助理解及记忆:“其实图画是语言的一种。如孩子能享受运用文字和图画与外界联系,他们必定是个满有信心和动力的人。”
汉字展日期:即日起至7月10日时间:上午10时至晚上8时地点:香港中环鸭巴甸街35号元创方二楼“智方”
“文字怪兽家族”工作坊日期: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7月7日、7月8日时间:下午1时45分及4时15分网上登记(费用全免,参加者需先递交 HKD$100订金作留位费,工作坊当日出示入数纸正本,将获退还全数订金,如参加者成功报名后未能如期出席工作坊,已缴交之 HKD $100 恕将不获退款)
开估:图中左四作品〈简单的快乐〉为罗晓腾作品,其字为“罗”。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