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唱一首独一无二的摇篮曲│Sci Papa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青少年时代,笔者跟朋友的聚会很多时都在卡啦OK中渡过。还记得每次当咪高风传到笔者手上时,有些朋友就说要上厕所(重点是不去房里的那一间,反而走到走廊尾老远的那一间),有些说饿了要拿东西吃,剩下来的实在都是笔者的知音人(职业性失聪率最高的职业)。【编按:作者为Sci Papa】

日子一天一天过,笔者的知音人年龄却越来越小;每晚来到10点,如果女儿们还未睡著,笔者充满磁性的歌声就会大派用场,女儿们听著笔者的歌声,就会安静下来,然后进入梦乡⋯⋯

(VCG图片)

原来,歌声是其中一种婴孩最有效的安眠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专责研究音乐与思想和幸福的关系的Dr. Collins指出,听觉是婴儿2岁前最重要的感官系统,所以婴儿对声音特别敏感。然而,研究亦发现妈妈的歌声除了令婴儿可以从哭闹中冷静下来,更可以送婴儿进入梦乡⋯⋯(可惜研究没有邀请爸爸唱歌!)

摇篮曲对婴孩的重要性,笔者相信大部份父母都会知道,但你们又有没有想过,当你情深温柔地唱歌给自己的孩子听时,除了释放了自己对孩子的爱,同样会令自己感到幸福?

(VCG图片)

在美国纽约市,Dr Dennie Palmer Wolf 为了使活在压力中的母亲得到舒缓,发起了一个名为“Lullaby Project”摇篮曲计划的活动,帮妈妈作曲填词,制作一首完全属于一个家庭的摇篮曲,帮新手妈妈面对婴儿的睡眠问题。

虽然,笔者无能力为女儿作曲这么浪漫,有时还会“技安”上身走晒音,但从笔者的观察,女儿还是会爱上爸爸那温柔的歌声——也许是因为爸爸的歌声总是充满著爱吧!

参考资料:https://www.nytimes.com/2018/05/07/well/family/lullabies-parents-babies-bonding-mothers-singing.html

Sci Papa (专页:Scientific Papa

喜欢科学,但更喜欢老婆跟女儿。觉得科研跟“凑女”都是要有极度的耐性,不怕失败,还要懂得自我反思后用不同方法再尝试!将育儿及科学融合,期望伴著女儿走一条快乐的成长路。

更多文章:【母亲节】在职妈妈独力照顾自闭女儿 妈妈:把心放下不要去比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