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毙六岁孙】照顾者认识不足形成压力 社工:ADHD并非不正常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18日凌晨,一名52岁姓简外婆疑因照顾压力过盛,把怀疑患有过度活跃症的外孙于时钟酒店内以背囊带将他勒毙。事件引起大众对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ADHD)人士和照顾者关注。精神科专科张汉奇医生及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中西南区)及注册社工姚清嫦均指出,家长在照顾ADHD小孩时会承受多方面的压力,例如外界投诉、小孩表现未如理想等等。他们均表示ADHD不是绝症,只要多给予支援亦有好转的机会,并建议家长可了解ADHD及寻找社会协助。

现时全港估计约有超过四万名儿童及青少年是ADHD的患者,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不能集中,很多时会不能停下来,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令照顾者承受极大压力。张汉奇医生指在处理ADHD个案,大约有两成照顾者表示感到很大压力,在生理上有失眠、食欲不振、感觉心疲力歇等等;而心理上则会过度紧张、生活失去兴趣及动力,感觉困在死局中!又或因照顾小孩而失去平常的社交活动,更有部分照顾者厌恶被照顾者:“因为长期又没有间断的照顾生活,就像是一份没有下班时间的工作,更不知道长远的发展,因而倍感受压。”

当小孩未能做到父母要求时,父母被原易感到烦躁。(《虎爸猫妈》剧照)

勿对ADHD小孩期望过高张医生回忆一对父母在学成绩及工作前途都非常不俗,因而希望小孩跟自己一样成功,但小孩却确诊患上ADHD。因为表现未能符合期望,照顾上又有很大重担,该名妈妈患上中度抑郁症而向张医生求助:“妈妈经常失眠,亦忍不住向小孩发脾气。她直接要求处方药力较重的抗抑郁药,指‘想买开心’,服药近3个月时间,情绪变得较稳定。”张医生建议家长对ADHD小孩建立合理期望,并且多找同路人分享。

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中西南区)及注册社工姚清嫦则指出,大约有三至四成的ADHD患者照顾者有压力问题,如会失眠、饮食失调,经常被负面思想包围,感到绝望、内疚感、自责、无力感,会因情绪不稳而易哭,甚至患上抑压症。

姚姑娘指压力来源包括医疗费用高昂、小孩在学校表现未如理想及亲友眼光等等,“ADHD 涉及多个专业医疗范畴如精神科、心理评估,但公共医疗服务轮候时间数以年计,而私家医生的费用又非常高昂;另外ADHD患者的行为情绪问题会出现在多个场合,如在学校会经常欠交功课、扰乱课堂秩序、与同学相处当有冲突,常被老师和同学投诉;在家中,ADHD的行为情绪症状亦会拖拉日常作息,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又或备受亲友异样眼光而产生压力。”

有家长认为不能安坐、较以专心的小孩是异类,但社工则指这是个人特质。

情绪压力来自对ADHD认识不足另外,照顾者对ADHD认识不足亦会产生压力。当照顾者未深入了解ADHD时,多会误认为自己的小孩是“不正常”、以为小孩一辈子都有各种情绪行为问题,因而对前景感到绝望,姚姑娘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而ADHD的过动和难以专心也是特质之一,家长只要明白小孩并非“不正常”、找到小孩的优点和兴趣,也能有很好的发展,又指出许多ADHD个案在适当用药及管教下,长大后会有明显进步,例如澳大利亚游泳健将菲比斯也是ADHD患者。

她建议照顾者寻求正式的精神医生评估,多了解症状。又或寻找各种社会服务支援,例如协助管教、行为训练、找同路人互相扶持等等。

更多文章 :【妈妈唔易做】儿子以运动治疗取代ADHD药 妈妈:令他重获自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