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Trouble 2 or Lovely 2?│田妈玩乐志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相信很多家长听到Trouble 2都怕怕,如临大敌一样。田妈都经历过这段可以令人很沮丧的日子......【编按:作者为田妈】

Justin差不多踏入2岁时,就开始想自己做所有事(当然田妈一定要执手尾)、永远跟你唱反调、有时间还要用不太友善的态度回应田妈。田妈跟很多妈妈一样,会问自己:“点解我个乖BB会变成咁?我系咪有乜地方做错左?我系咪唔识教仔?”

身为全职妈妈的田妈还要24/7的照顾Justin,回想那段日子,真的有点像地狱般的生活。田妈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决定报读一些workshop和阅读一下育儿书,希望可以为紧张的亲子关系带来改变。

以下的小小分享,是田妈跌跌碰碰下,终于找到的双赢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了解孩子发展需要

当小朋友18个月开始就进入“自主期”,所有事情都想自己做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大个仔/大个女,不再是baby,不再是做所有事情都需要大人帮忙。而且,他们开始有主见,例如会自己选择穿哪件衫裤鞋袜、或者会帮父母选择。

2. 改变心态和态度

明白到他们这个转变是发展上一个新的一章,与其不停说:“点解你以前咁听话?而家咁曵?”,不如欣然去接受这个改变。

以前Justin一顽皮田妈就会喝止他,是恶妈一名,最后令Justin越来越反叛。现在田妈不会骂他,等他发泄完情绪后,田妈会平心静气跟他解释为什么不对。不要少看他们年纪小小,其实他们是明白的。

很多父母都想孩子跟住自己的意愿去做,对于孩子会有很多要求、亦有很多“No”。最后结果多是演变成小朋友闹情绪收场。其实不是有危险、或者不是大是大非的要求,满足了孩子不代表没有父母的威严。反而小朋友被尊重,会更加知分寸,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有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3. 多一点赞美和鼓励

有时候父母只说:“你好叻呀!”并不足够。当小朋友做得好的时候,家长要很具体地赞美小朋友。

例如,他自己乖乖吃完一餐饭,田妈会说:“大个仔㖞!可以自己食晒碗饭,妈咪好开心呀!”还要每天赞他10次,小朋友会好开心,觉得充满爱,自信满满。

4. 将生活细节变得有趣

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要学习自理,不过很多时候叫他们收拾玩具、刷牙、除衫著衫都会变成打仗一样。

不过试想想,我们大人做家务都觉得闷,何况叫最喜欢玩的小朋友放低手上玩具,还要收拾玩具,反抗是正常呀!所以田妈将收拾玩具变成游戏,例如将车仔排好队,说:“司机叔叔要训觉,要泊车喇!”这样Justin就会很开心将车车放入玩具箱。又例如,之前叫Justin洗澡都会“扭计”,田妈有本关于洗澡的绘本,我会叫他扮绘本主角,这令洗澡又变成开心事!

田妈不是育儿专家,只是用了以上方法后,和Justin的关系大大改善。现在田妈每日都会听到Justin说:“Justin开心、妈咪开心”、“我好钟意妈咪”……

当然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爸爸妈妈要了解自己小朋友的性格,再摸索一套不需要再劳气的教仔方法。

其实小朋友是trouble还是lovely,取决于父母用什么态度去对待,不一定要又打又骂的。

田妈(专页:田妈玩乐志)全职妈妈,每日的任务系带住囝囝饮饮食食同玩,不断学习做个好妈妈,发放凑仔正能量,不做怪兽家长。

更多文章:【体验式学习】从绘本走入社区 小朋友亲身到海味街办年货学传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