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来自离异家庭的成长故事 心理学家:童年创伤源于没妥善辅导
每个人的性格和遭遇和成长经历环环紧扣,小孩许多在大人眼中被视为“反叛”的行为,可能是在家庭压力下反弹行为。香港家庭福利会临床心理学家萧皓而指小孩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人生经历消化家庭问题,因而容易造成所谓的“童年阴影”。而男生和女孩面对家庭问题时的反应并不一样,男生会以激烈行为表达,女生则有可能发展混乱的伴侣关系。
现时正就读大专的羊羊和圆圆都是在离异家庭中成长,对于家庭各有感受,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故事。
羊羊的故事:长大后,我会像你们一样离婚吗?
从两岁起,我便有个“大家庭”,有老豆和姨姨,有妈咪跟嗲哋,还有同父异母的哥哥、异父异母的姐姐。上学时会跟妈妈嗲哋一起住,暑假则到老豆姨姨的家。虽然家庭状况跟同学不一样,但妈咪和老豆从不会在我面前吵架,新年还有双倍利是。我以为他们都跟我一样开心,并未察觉他们的忧郁,原来只是他们隐藏得很好。
初中时,或许作为第三者、又不能生小孩的姨姨压力太大,加上老豆疼锡我而呻醋,她对着我大爆发,发泄她的不满,然后老豆又反击,看到他们对骂,我害怕得发抖,才发现大人之间存在许多问题……每当我跟老豆见面时,妈咪都会暗中难过,原来对父母的感情是不能随意表达,快乐亦非跟谁都能随意分享。然后我也学会了收藏自己的情感,学会独自面对各种问题,大人们已经很多烦恼了,我不能再为他们增添麻烦……
我问妈妈:“将来我和你一样会离婚吗?”看到大人们复杂的关系,结婚对我来说只代表离婚、很多麻烦,和很多问题。其实我和妈咪、老豆都过很快乐,为什么世界上不能够只有我们仨?为什么我的成长路上有这么多人出现?为什么不可以三人快快乐乐的去迪士尼?其他人可以消失吗?为什么要处理这么多问题?什么是婚姻?我可以不结婚吗?
圆圆的故事:我不想回家,想要一个真正的家。
可能妈妈结婚时年纪还小,生下我和姐姐后仍然十分爱玩。爸爸接我们放学回家后既要做家务又要做饭,妈妈却连电话也不接。爸爸找不到她,便会生气,会掷东西、大力拍门,偶然还会打我们。凌晨时经常被他们的吵闹声弄醒,睡醒后,也不时会看到电视机或玻璃门碎裂了。每天晚上看见爸爸开始不停打电话,便知道“今晚大镬啦”,但我和姐姐只能抱着同哭……我不想回家,但我又可以去哪里呢?
四年级时,爸妈正式分开,我和姐姐与妈妈同住,但实际上生活所有大小事情都要自己处理,饿了就买外卖,生病了便自己买药吃,妈妈把家当作酒店,回来只是睡觉,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家”。我知道不会有人帮我,也学懂不去打扰大人,因为他们已有很多烦恼。虽然孤独,但同时又觉得变轻松,至少不用每晚害怕有人吵架。其实小时候我很喜欢黏着妈妈,但后来关系越来越差,我觉得只要自己能生存下去到就可以了,即使未成年,我不需要父母,自己一个也没问题。
话虽如些,我很渴望有人关心自己,却不懂得好好的表达需要,常因小事对同学发脾气,演变成被集体排挤,因而不想上学。中三时交了第一个男朋友,因为缺乏家庭温暖,我很认真地对待爱情,初中时已以结婚为前题地谈恋爱,把所有的爱都奉予男友,希望每一分一秒都黏在一起,甚至以发脾气的方式索取对方的关心,当我故意挂掉电话,然后男友不断回电我又不断挂线时,却十分享受这“被关心”的感觉,可惜最后男友受不了。
其实,我只是想有人关心自己,甚至不计较付出和收获是否相等,为什么他们都不理会我呢?
所有人都有不快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会变成童年阴影?
创伤有很多类型,除了身体上的侵犯或家暴,大人们经常性有冲突也是其一。香港家庭福利会临床心理学家萧皓而指父母是小孩两性关系的榜样,如爸妈经常争吵,小孩便会学到大吵大闹是解决分歧的方法。有些父母经常在小孩面前提及离婚、扬言要抛弃子女,亦会令小孩缺乏安全感。”在羊羊的经历中,虽然在中学时期才意识到家庭的复杂性,但大人们的离离合合已让她失去对婚姻的信任。
香港家庭福利会为离异家庭及儿童提供不同的支援小组及活动,通过游戏、艺术治疗等方式,让小孩抒发压抑的情绪,近年亦提供“大手牵小手—大哥哥大姐姐离异家庭儿童伴行计划”,大手是指在离异家庭中长大的青年义工,而小手则是正经历家庭转变的小孩。义工们需先进行训练,然后以同路人的身份陪伴及鼓励小手,羊羊和圆圆亦是义工之一。
延伸阅读:
被家人隐瞒、强逼接纳同父异母妹妹 晋贤:点解唔关我事?
终日争吵令女儿成长滞后 离异夫妻从仇人变拍档:不想再伤害小孩
父母离异对小孩影响深远 社工:很多青年问题或源于家庭问题
爸妈要离婚 难以向子女启齿?绘本帮助小孩理解大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