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妈妈】不做小孩的代言人│Natalie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 你想去边度玩呀 ? ”“ 我想去 ····· 果度 ····· 有 有 有 滑梯 同埋 ······”“ XX公园 ? 定系 YY公园 ? ”“ 系 ······ 有滑梯同埋 ······”“ 上次你玩XX公园好开心,应该XX,系咪? ”

然后小孩一脸呆滞。

这是昨天我在街上目睹两母子的对话。这一类对话其实十分普遍,就我观察所见,有很多家长都如上述对话一样,无法等待孩子自行表达一句说话就给予回应。

【编按:作者为社工妈妈Natalie】

家长常常就在小孩努力说话的过程中,按捺不住做了小孩的代言人。也不只家长,我接触过的幼稚园老师也很多如此。是因为时间赶忙吗 ? 是因为情况危急吗 ? 也不算完全是,有很多次都是在不赶不急的情况下发生的。

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人常常成为小孩的代言人呢 ? 我猜其中一个可能性,是成人忽视了让小孩有空间完整表达自己的重要性。当小孩“口窒窒”时,为尽快取得当中信息,就自然地将自己的猜测替小孩说出来。

(VCG图片)

父母代言窒碍小孩发展

小孩还未有语言能力时,我们家长常常要猜测小孩意思,这正常不过。而随著日月渐进,小孩开始牙牙学语,由单字、词语、句子、发展到对话,不仅家长为每一个进步而感动,小孩也会为自己的进展而感满足。

而小孩进展成随心所欲对话之前,总会有一段口窒窒时期,小人儿常常无法顺畅地对话。小孩口窒窒,其实就是小脑袋正在处理大量的信息,找出相应词汇去表达自己想法。此时,成人的一句代言,就打断小脑袋的工作,小孩就无法拥有靠自己而成功对话的经验。而很多时候,猜中还好。猜不中的话,小孩就开始心急而手足无措,对自己发脾气。更有时候,家长将对话说到完全偏离小孩所想,接著小孩一脸茫然。

还给小孩表达自己的空间吧

当小孩口窒窒时,先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小孩窒下去,因为每一次都是小孩练习的机会。而小孩也就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和成功经验,建立自我的能力感。当然,当小孩的表达真的显得有相当困难,家长也可按程度逐步提供协助。

我自己的女儿两岁半,具有自由对话的能力,她能自然地跟我分享对身边人事的想法,或想起过去的趣事就突然跟我说。她言语发展属正常或稍快少许,当然不能居功于我,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发展进程,优缺强弱。她的进展不是因我而起,而是相反地说,我们要警觉,小心是我们自己阻碍了小孩的发展。

如果一个小孩,长期生活在不容许学习表达自己的空间,一口窒窒就被代言,这小孩的表现可能却因此而比原来滞后。所以,没有什么好急的时候,就让孩子慢慢想,慢慢说。说到底,其实也是一种对小孩的尊重。

Natalie (专页:玩乐才是正经事

妈妈,社工,亲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分享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建立,以及亲子沟通技巧的知识。皆因心里蕴藏一个愿望──渴望看见我们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弃对孩子催谷、对立角力的教养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沟通、自省,让下一代在爱中成长。

更多文章:【新年玩乐】巨型乐高鸿运醒狮跟你拜早年 率先看4大影相位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