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妈妈】指责中成长的男孩│Natalie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最近,我在进行处理原生家庭经验的家长工作,跟大家分享当中的一个故事。【编按:作者为社工妈妈Natalie】

“我由细俾佢闹到大,喺佢口中嘅我,系废物,做咩都唔会成功。无论我做d咩,佢都会质疑我,睇死我唔得。”一位身型魁梧,平日很少流露情感的爸爸,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流泪。这位爸爸不是主动来上“爸妈生命故事” 课堂,是被太太努力邀请而来的。

(VCG图片)

这位爸爸平日很少流露情感,但对孩子温和平实,会对孩子循循善诱。我曾看过,开课前他跟儿子道别时,蹲下来抱起儿子,玩了一转“飞高高”,画面很温馨。

可是,原来当孩子哭个不停,负面情绪高涨,这位爸爸就会突然变得心浮气躁,会想尽方法将孩子情绪压制下来。不得要领的话,就开始失去分寸,对孩子说很多难听的说话。

我问,是什么难听的说话呢?

“无鬼用,少少事都喊!有咩咁大不了呀?”“你再喊就走,唔好做我个仔呀。”“做男仔做到你咁,你觉唔觉得自己好无用?”

我问,这些说话,或者这些说话的神态,曾经有人对你做过吗?

“是爸爸。我知道,呢啲说话系好有伤害性。我有同过自己讲,我做人哋爸爸我一定唔会咁。事实上,我觉得自己好努力,我真系好少咁样闹仔仔,只系佢喊唔停,我就忍唔住。”

真的不容易。这位爸爸的成长路上,一直被自己的爸爸指责,厌弃,看扁。他有意识决心自己不做这样的爸爸,却往往在儿子的负面情绪来临时“失守”。

失守,不是偶然,可能是反映一种模式。

(VCG图片)

他从小在责骂中成长,虽然知道爸爸的说话很伤人,但却同时因为免得自己受伤,开始将情绪内藏,叫自己不要在意。不要有情绪,就能最安全保护自己。慢慢地,他很少流露情感,尤其负面情绪。当仔仔情绪风暴来临时,他手足无措,很想儿子如自己一样收起负面情绪,年纪小小的儿子当然不予理会,只管大哭。在这无助荒乱的一刹,昔日父亲跟自己的相处模式重现。

这位爸爸意识到自己爸爸的不是,决意要改变,却是带着愤怒的,胆战心惊的,于是就在心里缺失的一个位置失守。

课后太太告诉我,先生真的很努力去改变,不断练习,现在几乎没再听过难听的说话。这其实也是太太同行的力量。

Natalie (专页:玩乐才是正经事

妈妈,社工,亲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分享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建立,以及亲子沟通技巧的知识。皆因心里蕴藏一个愿望──渴望看见我们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弃对孩子催谷、对立角力的教养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沟通、自省,让下一代在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