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暴受害人与更生人士身份走出来 两名青少年勇抗困境今获表扬
香港青年协会与中电合办的“中电新世代,新动力奖励计划”今(6日)举行颁奖礼,表扬20位勇于面对生活困境的青少年。两位分别16岁和17岁的获奖者从家暴受害者以及更生人士身分走出来,重新面对人生。
母亲患遗传性躁郁 成长环境恶劣 曾盼从没降生这世上
今年16岁的施舜均,长期生活在不安的环境中,因为其母亲患有遗传性躁郁症,父母经常争吵。恶劣的成长环境令她自小便希望尽快脱离家人,甚至曾向上天祈祷,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出生。
感受生命受威胁仍尝试了解妈妈 舜均:我不会怪责她
舜均回想指,中四时有一次与妈妈发生争执,当她躲进房间以避过妈妈的打骂时,妈妈一边以椅子以及锤仔敲打她的房门,一边大叫“杀死你!”
虽然这件事后令舜均留下阴影,但她开始尝试去了解躁郁症,以免令妈妈情绪波动。“虽然现在回想起这件事仍然令我心有余悸,但我不会怪责妈妈,因为我明白外公外婆对妈妈都是这样,他们要妈妈很年轻开始打工,又不让她读书,对妈妈造成很深的伤害。妈妈才会有‘小朋友要打才听话’这个概念。”
学会容忍与包容 尽力保护8岁妹妹让她在有爱环境成长
“现在我上学时,她上班,我们见面的时间不多,这亦是一个减低我们正面冲突的方法。”有时妈妈亦会问舜均“我是否一个好妈妈?”舜均直接回应指“你是一个好上司、好员工,但不是一个好妈妈”舜均坦言虽然现在对妈妈的病了解更多,但争执仍然不断,舜均仍在学习提高包容度,容忍度。舜均有一个8岁的妹妹,她希望可以尽力保护和教导年幼的妹妹,让她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
被判入男童院才懂珍惜父母啰嗦话
现时17岁的魏进星,初中时因误交损友,与狂朋友的怂恿下与二哥参与一场欺凌事件。其后被捕,进星在男童院渡过了7个月,在监狱待了3星期,最后被判两年感化令,他说:“一开始被判入男童院,很挂念父母,那时才知道父母的对自己有多好。我很珍惜他们到男童院与我会面的时间,但我又会胆心他们太常过来,会很辛苦,因为他们探望我后,又要到壁屋探望二哥。”
照顾校园犬参与公路单车队 学习不要放弃
重获自由后,进星在佛教筏可纪念中学寄宿,进星在照顾一只受伤的校园犬时,学习到不放弃才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牠叫panda,其中一只脚骨折,寄宿生会轮流分配工作照顾牠。见到panda 断了一只脚,遇上挫折仍然不会放弃生命、生活,我都反思为什么要放弃自己。”
现时,进星参与公路单车队,希望能好好锻炼自己,他亦希望可以追回学业上的差距,将来尽快投身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