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适应与社会封闭隔离 内地头部大学开放性丧失令人遗憾
北大副教授李植于近日跨闸机栏杆进出校园后,校方表示“在确保校内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前提下,北大正在持续推进校园有序开放,适时调整政策,使进出校门更加便捷、快速。”至于何时开放、怎么开放、是不是仍然需要预约、刷脸还是未知数。从校方更详细的回应看,有很大概率,仍然需要预约、刷脸,并未回到2019年安装闸机和人脸识别设备前的状态,和2008年之前可以自由出入更不可同日而语。
清华大学则迄今未就向社会打开校门做任何表示。
那么多人,从疫情结束到现在,呼吁了那么长时间,暑假期间因为限制中小学生进校参观还闹出过黄牛内外勾结以上千元高价倒卖进校名额的丑闻,清华北大却仍然大门紧闭,闸机森严,直到闹出本校老师跨闸机栏杆进出新闻后,才扭扭捏捏做出一些语焉不详、未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对社会开放的表述,真让人遗憾。
相对而言,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今年8月28日起就全面开放校园,入校不需要预约,且不限名额,参观人员只需要持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即可。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北京高校,也于日前明确表示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刷身份证即可入校。这让清华北大情何以堪?
一些人经常说安全问题,管理秩序问题,北大校方在对外回应时也这样表示。但非常奇怪,在2008年前的几十年内,这两所大学都可以自由出入,门卫当时只查验身份证,校园里摄像头也没几个,也没见出多少安全、秩序问题。现在校园内各处及大街小巷摄像头密布,安保力量比原来不知道强了多少,怎么反而会不安全了,不敢开放了呢?
如果说打开大门会产生安全问题,会影响教学科研秩序,那么在2008年之前的过去几十年内,是怎样在安全、秩序和开放之间保持平衡呢?现在就怎么保持不了了呢?
说到底,就是给不想放开找借口!这是个理念问题,在实际操作上其实并不存在多大困难。这些大学管理者认为不开放校园,就能把所谓的风险屏蔽在校园之外,但实际上这么做的弊端会更多,等于将大学与社会进行了割裂。
仅仅几年前,针对一些大学装上闸机,采取预约机制,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的自我封闭行为,很多人还极力呼吁尽快拆除。才几年时间,不少人已经适应了封闭隔离,对社会上的放开呼吁反而各种抵制。非常遗憾的是,网上有些回应,很明显就是这两所学校的老师或学生,他们已经适应了与社会隔离,反而开始为隔离封闭辩护。
殊不知,封闭意识就是这样养成的,开放思维就是这样消失的。这可是中国最令人神往的两所大学,应该各方面引社会风气之先的清华与北大。
所以中国的对外开放,要推行起来是真的好难,过去难,现在虽然已经对外开放45年了,仍然很难。仅仅一个大学大门口取消闸机和预约开放问题,那么多人呼吁了那么多,社会反应那么大,都没有一点回响,没有一点进展。想想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时候,打开国门搞改革开放,形成后来的开放局面,有多难?想想现在要在各领域推进全面开放有多难?!
众所周知,大学本身是不应该和社会脱节的,大学需要从社会上汲取养分,需要与社会沟通交流,对国民市民来说,进入大学参观、与大学接触的过程,本身也是提升国民素养的过程,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中国不少大学,尤其是几所头部大学,身为中国文化高地,应该领对外开放之先河,成为对外开放对社会开放的表率,在国民素质与开放精神涵养中发挥带头作用,反而却大门紧闭,以各种理由把自身与社会隔离开来,真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