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湾大选|蓝白合成局:赖清德难重复陈水扁

撰文: 邓峰
出版:更新:

11月15日,备受关注的台湾蓝白合成局,2024年大选出现重大变数。在台湾前总统马英九的见证下,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和民众党主席、参选人柯文哲经过2.5个小时的商谈后达成共识,由马英九、国民党、民众党各推荐一位民调统计专家来检视评估11月7日至17日各界民调结果,及国民党、民众党各提供一份内参民调的结果,然后在11月18日,由马英九基金会公布结果。

蓝白双方同意,若超过统计误差,由胜者得一点,若在统计误差范围内,由侯柯配得一点。蓝白合后,双方共同组成竞选委员会,全力辅选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及两党推荐立法委员候选人,不分区政党票由各党各自努力。两党承诺,为台湾第三波民主改革建立典范,必须成立联合政府。除国防、外交、两岸由总统决定,其余部会原则上依各党派立委席次分配,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

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蓝白合将正式成为2024年台湾大选的关键变量,有希望击败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赢得大选。综合过去一段时间各方民调结果来看,赖清德的支持率在多数时候都保持稳定领先,大约有3成多支持率,侯友宜和柯文哲在多数时候只有2成左右支持率。如果蓝白各自为战,赖清德将渔翁得利,大概率会赢得大选。但因为台湾支持政党轮替的选民大约有六成,“下架民进党”的民意明显多于“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民意,蓝白合的支持率高于赖清德,所以蓝白合被外界视为逆转2024年台湾大选的关键变量。可直到蓝白合成局之前,许多人对于国民党、民众党能否放下一己之私、各让一步、求同存异充满疑虑。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在马英九的见证下达成6点共识。(国民党提供)

蓝白合成局有三个积极意义:一是顺应民意,符合台湾过半选民希望政党轮替的民意;二是有希望防止台湾出现“少数人总统”,赖清德再也难以靠3成多支持率赢得选举,2000年陈水扁靠少数人支持登上总统大位的历史难以重演;三是国民党、民众党在处理大陆、台湾、美国的复杂关系时相对会比民进党更务实更理性。

现在距离2024年台湾大选投票日只剩下两个月时间,接下来会否有新的变数,目前不得而知。然而,能确定的是,蔡英文上任7年多以来,民进党并未赢得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可,若不是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的突然发生给了蔡英文和民进党可趁之机,2020年大选时民进党便难以获胜。现如今,过去7年多的实践已经证明,过半台湾选民希望政党轮替,蓝白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台湾民意的走向。

选举民主虽然不是高质量的民主方案,亟待扬长避短,但考虑到选举民主是台湾的既成事实,那不妨从选举民主的基本逻辑来看大选。选举民主的基本逻辑与合法性在于一人一票下少数服从多数,因为只有这样,当选的政治人物才有可能从整体或者至少多数人的福祉出发。否则,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仅靠少数人支持便能获得大权,他上任后又有多少动力去致力于公共利益?2000年台湾大选便是因为连战和宋楚瑜鹬蚌相争,陈水扁才渔翁得利,以微弱优势成为“少数人总统”。本来若蓝白不合,民进党和赖清德大概率会重复2000年陈水扁的故事,但如今蓝白达成共识,选情将随之发生变化,台湾有希望防止少数人以民主之名夺取大权。

赖清德的两岸政策会给台海局势增添不确定性。 (中央社)

台湾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大陆、台湾、美国的复杂关系。不论是为了两岸和平稳定还是为了“以小事大以智”,台湾在当前形势下最务实的选择应该是改善两岸关系,与大陆、美国都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马英九时期的台湾便是如此。但遗憾的是,经过蔡英文的执政,两岸关系已经倒退回类似于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冰冷、僵持状态,去年佩洛西(Nancy Pelosi)事件已经是对台湾社会的警示。

在两岸综合实力差距日益悬殊,大陆民族主义情绪持续高涨,而美国在台海的相对优势又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如果任由台湾被推向与大陆对抗的危险境地,后果不堪设想。今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台北出席论坛时分析称,台海因政治因素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高于军事因素,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大陆肯定无法接受,反之,如果台湾能避免去谈“台独”这件事,避免激怒大陆,就能维持现在情况。正因这样,如果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仅靠3成多支持率登上大位,势必会给台海两岸的和平稳定增添许多不确定性。

蓝白合成局只是开始,前行之路仍有重重挑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台湾需要的不只是一次蓝白合,而至少还需要一批能整合不同党派和群体诉求、具有长远眼光与宏大视野、擅长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贤能人物,还需要摆脱狭隘的意识形态束缚和民粹陷阱,清醒理性地应对挑战,为2300万人民探索出一条长久通往和平与幸福的道路。不过这都是重大而又长远的事情,当务之急依然是2024年大选,蓝白合成局不失为目前形势下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