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陈映真文学资料入藏北京 “落叶归根”将成台人终极考验
11月6日已故台湾作家陈映真的86周年诞辰,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于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盛大举行了“陈映真文学资料捐赠仪式及研究计划启动仪式”。陈映真夫人陈丽娜、胞妹陈映红,以及两岸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仪式后并举行了“陈映真研究座谈会”。其手稿等相关文学资料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典藏,象征了陈映真作品“落叶归根”。
据了解,陈丽娜于5月26日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签订了《陈映真文学资料捐赠协议》,将陈映真的手稿、笔记等资料400余件,著作、藏书3,000余册及照片、磁带、档案等资料300余件尽数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台湾作家永藏于中国文学殿堂
捐赠仪式当天,先为23册《陈映真全集》、全套47期《人间》杂志,以及陈映真不同时期作品初版本揭幕。馆方接受捐赠后,向陈丽娜与陈映红颁发了入藏证书、纪念品。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介绍了陈映真研究计划的具体内容,将依托馆藏文献,在总体性视野下开展陈映真相关研究,如整理陈映真文献,逐步完成陈映真文献编目、文献分级、文献数字化,建设“陈映真文库”;建立特邀研究员机制,组织读书会、举行学术研讨会、编撰研究文集;推出“陈映真研究”专栏,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设立栏目,刊发研究成果;编撰《陈映真研究资料》《陈映真研究论文集》;编写《陈映真年谱》;推进简体字版《陈映真全集》编撰出版工作;推出陈映真文学主题展览等。
陈丽娜则代表作家亲属发言,向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她说,“我与映真2000年第一次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到了巴金、鲁迅、老舍、茅盾等作家的手稿资料。映真很是激动,那都是他青少年时代偷偷阅读过的作品,是他们让他有了坚定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他从没想过他的作品和手稿也能进入这个文学殿堂,这是对他文学成就的最高礼遇”。
她谈到,陈映真虽然成长在台湾,但是心系祖国,他从前人的作品中认识到“中国就是我的”,把自己献给了他所爱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现在他的作品得到流传、事业得到接续,我为他感到宽慰,相信他未竟的事业终会完成”。
陈丽娜并数度哽咽,回忆其整理陈映真资料的心路历程:“我与映真共同生活了40年。在这40年当中,我不断跟随他的脚步,对他的工作、理想和信念的认同也与日俱增。在协助他料理事务、打印文稿、传送邮件时,我会下意识地将他的稿件保存起来,将与他相关的报纸杂志收集起来。映真对我来讲很重要,我由衷地认为他的所做所写影响深远。这些资料我精心收藏了很久,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归处,我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也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一点小小的自豪。把这些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我想我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同日举行的“陈映真研究座谈会”,发言的有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及人间出版社发行人吕正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遐秋、《人间》杂志原撰稿人蓝博洲、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台湾东海大学社会系教授赵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中国社科院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张重岗等专家学者。吴春梅、齐晓红、陈福裕、曾庆瑞、朱双一、范振国、何玉、李娜、林一明、徐秀慧、钟俊升、刘奎、邱士杰、张立本、黄琪椿、关晓荣、徐纪阳、欧阳月姣、林哲元等亦先后发言。
落叶归根将成台人直面的考验
香港读者或许对陈映真并不熟悉,但他却代表了台湾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今(2023)年2月4日过世的香港著名文学学者刘绍铭,早在1972年即主编过《陈映真选集》,由香港小草出版社出版。1997年香港回归,陈映真特别在台湾举办了“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沧桑”系列讲座,以及“香港历史155年照片展”。他还将杜叶锡恩(Elsie Tu)《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一书引进台湾,并撰写了长篇推荐序《倾听充满正气和洞见的声音》。
本名陈永善的陈映真,1937年11月6日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苗栗竹南,为纪念早逝的双胞胎兄弟,以其名“映真”行于世。1968年陈映真因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而被捕,直到1975年随着蒋介石逝世而特赦出狱。以鲁迅作为思想养分,陈映真创作了大量直面历史问题的小说,例如反映国共内战造成民族悲剧的《将军族》,以及跨国资本主义宰制下人民处境的“华盛顿大楼”系列,还有揭露19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历史的《铃铛花》与《山路》;其生前最后一篇小说《忠孝公园》,更直面了日本殖民统治与战后民族分断刻划在台湾底层人民精神中的伤痕。
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吕正惠曾说过,“显然。‘小说家’‘作家’这样的名号,都把陈映真这个人限制在现代社会‘职业’栏的某一栏内。我们必须放弃这种贴标签的方式,才能看清陈映真一辈子写作行为的特质,才能认识到陈映真这个‘知识分子’对台湾、对全中国,以至于对现今世界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诚如吕正惠所言,出狱后的陈映真随即投入党外民主运动,参与左翼《夏潮》杂志的撰述,并在1970年代末期兴起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成为一名健将。陈映真在1980年代创办了影响了一代人的《人间》杂志,引领台湾的报道文学与纪实摄影等进步形式,映照出台湾受迷雾所遮盖的历史痕迹与社会角落。1990年代“台独”派兴起,陈映真将精力转移到人间出版社,发行《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透过出版品与“台独”思潮斗争,埋首投入“台湾社会性质”研究,并与独派学者展开论战。
1988年,陈映真参与创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并出任首届主席,走到了两岸和平统一运动的最前线。1989年六四事件过后,台湾怀有中国意识的有志之士士气低迷,陈映真不畏政治纷扰,率中国统一联盟访问团赴京,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会谈中并未避讳六四话题,还得到江泽民的正面回应,强调不会随意给大学生戴上“动乱分子”的帽子。
陈映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2006年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赴京担任客座教授,却因中风陷入昏迷。他与病魔对抗到2016年11月22日逝世,享年80岁,北京方面称誉其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理论家”
陈映真过世后,“反中”“抗中”跃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台湾,不少文章以冷眼以对,并以冷言讽刺其“客死他乡”、“未能落叶归根”云云。然而,陈映真曾自我期许:
他是一个并不激越的爱国者。他爱他的国家,因为他知道:中国有一天一定会成为一个又谦逊、又勇敢,决意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幸福做出相当贡献的国家。陈映真说,他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平凡而胸襟坦阔、脊骨挺直的中国人。
陈映真无疑早以透过文字告白,回应了走向歧路的故乡故友,也说明了其人及其作品手稿等文学资料的最后归宿,才是真正的“落叶归根”。更预示了面临何去何从十字路口的台湾,“落叶归根”将是人们终要面对的痛苦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