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在最近中美互动增加的背景下,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率两党参议员开启访华之旅。舒默被不少人形容为“死硬反华派”,长期以来在美国国会中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政策,曾推动多项法案来与中国展开竞争。但中国政府依然高规格接待他,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在北京会见了他率领的参议院两党代表团。

习近平在会见中说:“中美两国从建交到现在,可以说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雨,但是大的方向还是朝前走。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没有改变,两国人民希望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没有变。”习近平还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习近平所言其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对美政策逻辑。

不可否认,近年来,中美关系面临多年少见的严重困境,彼此之间的猜疑、矛盾已经达到令人忧虑的程度。今年4月,北京大学教授、知名国际关系专家王缉思表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共识是,用攻击中国来团结美国,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对华立场也一致。同样的,中国也因为美国这个外在威胁而团结起来。”

许多人谈到目前中美关系的困境,都会引述一个词——“修昔底德陷阱”。该词被用来形容崛起的新兴大国与守成的霸权国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不少人认为,在以主权国家为基本竞争单位的世界秩序下,面对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和制度本就不同的中美两国,在全球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经济体)让双方关系难以避免笼罩在“修昔底德陷阱”的阴影之下。

中美之间有滑向“修昔底德陷阱”的潜在风险绝不意味着必然会滑向“修昔底德陷阱”。中美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双方都无法承受滑向“修昔底德陷阱”的巨大风险。过去多年的全球化浪潮已让世界各地之间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之间尤其如此,自1979年建交以来,两国数十年的交流、合作,既造福了两国民众,让两国建立空前紧密的联结,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合作。

不少人分析中美之间的矛盾时总会拿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对比,但其实不仅中美之间的联结广度、深度远超冷战时期相互对峙的美苏,中美之间有庞大的共同利益与相当广阔的合作前景,而且“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面向,国际社会除了少数极端声音之外,多数声音都是期待中美和平共处。

1979年中美建交后,邓小平应邀出访美国,与美国时任总统卡特会晤。 (Getty)

以目前形势观之,中美博弈估计会长期化,彼此之间的竞争面向将日益凸显。不过,只要中美之间的博弈、竞争是在安全范围之内,只要两国的分歧、矛盾能被有效管控,只要彼此之间还有正常的合作、交流,那么博弈、竞争的态势便是可控的,与“修昔底德陷阱”便会有相当长的距离。中美两国都有着强烈的文明抱负,如果中美能在和平共处的框架下良性竞争,将会为人类发展道路探索更多可能性。

今天的世界面临重重挑战和危机。有效的国家在多数社会都已经成功建立,但有效的世界依旧希望渺茫,丛林秩序仍然在威胁世界的和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汀阳曾写道:“全球化正在逐步形成摆脱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控制能力的新权力,假如不能建立与全球政治相配的世界制度,全球政治有可能变成失去控制的危险游戏……除非世界在存在秩序上发生实质变化,否则国际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便是活生生的教训。除了地缘冲突之外,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文明冲突、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的异化、娱乐至死、资源枯竭、气候变迁、人工智能技术大飞跃可能带来的弃民问题、生物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都是全球性困境。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若能合作应对危及人类福祉的全球性困境,既是求同存异,减少彼此矛盾,又能造福于世界人民。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告诉世人过去发生的悲剧,又是为了启发世人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修昔底德陷阱”描述了历史上雅典和斯巴达的困境,但今天中美两国与历史上的雅典、斯巴达,今天的世界形势与历史上雅典和斯巴达所处的形势,都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岂能简单类比?今天世界的发展应该是向前看,而非向后退,是在科技进步和人的觉醒基础上追寻星辰大海,而非陷入存量搏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