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湾大选|赖清德、侯友宜与柯文哲如何面对“李登辉幽灵”?
这次台湾大选中,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皆曾被与李登辉相提并论,又或是自己主动提及“继承”了李登辉精神。原因无他,李登辉是当代台湾政治的重要符号。
在独派阵营、民进党支持者看来,李登辉因为推动民主化、国民党本土化、确立台湾主体性,成了当之无愧的“台湾国父”,是不可侵犯的当代伟人;其名言“我是不是我的我”,更被台湾独派知识社群奉为金句,李登辉也因此得到“哲人总统”、“思想大师”的舆论光环;此外李登辉与日本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恋殖情结的隐讳作用下,与反中独派社群形成共鸣。
但在为数不多的台湾统派、部分保有中国认同者、支持国民党的“深蓝”民众看来,独派所崇尚的李登辉特质,毫无疑问十恶不赦。例如推动国民党本土化,其代价便是放任地方派系坐大、黑金干政,最终让国民党成了一盘散沙;“我是不是我的我”,则反映在李登辉集皇民、台共、国民党、独派于一体的身分经历上,是厌李者称其“政治投机”、“毫无思想”的论据;李登辉晚年与日本的互动联系,也成了“宁作日本奴、不要中国魂”的媚日铁证。
可以发现,不同群体眼中的李登辉差异极大,既是“台湾国父”又是“媚日皇民”,既是“思想大师”又是“投机政客”。如此种种,导致所谓针对李登辉的盖棺论定、攀附类比,往往都是政治情境下的各取所需,此次三位候选人也是如此。
当三人与李登辉类比
首先是赖清德。7月16日联合报刊登社论《走入白宫:务实台独的躁进与倾美幼稚病》,批评赖清德轻言“走入白宫”,并称“显然,赖清德正在建立一个自李登辉以降延续不绝的倾美道统,而赖清德正是继承这个新政治道统的天选之人。但恰好是从李登辉到赖清德的这个新道统,让台湾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
只是赖清德显然不以继承李登辉为耻。7月30日李登辉逝世三周年当天,赖清德在脸书以“挚爱台湾,有所作为”为题发文,称“会继续秉持李登辉的精神,在这条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为所有热爱台湾的人民,开创民主和平、创新繁荣和公义永续的台湾。”
接著是侯友宜。有趣的是,侯虽出身国民党,却被各方多次称作“李登辉第二”。例如2021年公投时,侯友宜不愿为国民党“四个同意”背书,甚至发表千字文盼选民独立思考,便让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在该时表示,“把国民党变成本土化政党,是李登辉前总统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如果,侯市长能够继承李前总统的遗志,将来能够主导一个和民进党良性竞争的本土化政党,是台湾之福。”
2023年5月26日,侯友宜已被征召后,美国智库学者葛来仪(Bonnie S. Glaser)更表示,北京对侯友宜较不熟悉,可能会因为侯的台湾本土色彩,而联想到李登辉;相较之下,柯文哲在台北市长任内办过多次双城论坛,北京对其相对熟悉,可能比较愿意支持柯。
当然此事最后引发柯文哲与葛来仪口角,导致侯友宜与李登辉的类比反被外界忽略。但这般说法,对痛恨侯友宜的深蓝选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蓝皮绿骨”一直是这群人用以指责侯友宜的讽称。在深蓝选民看来,侯友宜长期避谈九二共识、回避国民党核心理念,又不愿意在重要时刻站出来,就与当年用“本土化”之名摧毁国民党、同时暗助民进党崛起的李登辉一样,看似有国民党员头衔,其实“身在曹营心在汉”。
正因如此,侯友宜竞办执行长金溥聪还于7月11日的《TVBS战情室》专访中特别澄清,侯友宜先前不说清两岸政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不想在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赖清德挖坑九二共识时跳下去,要说侯友宜会不会是李登辉第二,“我个人觉得不可能”,侯友宜若是“蓝皮绿骨的李登辉第二”,自己也绝不可能来帮忙。
最后是柯文哲。众所周知,柯文哲的政治生命始于民进党襄助,其本人也与李登辉有所往来,并与其他民进党政治人物一般,奉李为思想导师。2020年李登辉去世后,柯文哲还特地在脸书发文悼念,称“李总统对台湾历史最大的影响,是重新塑造了台湾的民族性”,并表示不管世人如何评论,李登辉都是时代的英雄,“虽然李总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李总统留下的精神,会由我们接棒传承。”
2023年6月访日时,因为柯文哲在会见日本国会议员、前首相野田佳彦及麻生太郎、发表演讲时都特别提及李登辉,所以还被媒体问到,“一直提到对李登辉的教诲谨记在心,是否会影响中国对你信赖度?”对此柯文哲回答,“中国一定有其高兴或不高兴、我不能因为中国什么东西不高兴,我就不能做。人与人交往,我跟李登辉的交往是我们之间的事,不能因为中国不高兴,就不敢讲我跟李登辉的关系。”
7月30日李登辉逝世三周年当天,柯文哲也与赖清德一样发文悼念,并称李登辉曾预言,“‘统独两党制’只要存在一天,台湾就有被终极统一的危险”,精准预言了台湾的今日危机。柯文哲更以此强调民众党的价值与重要性,“过去,李前总统‘宁静革命’,成功让台湾由威权过渡到民主。未来,我更要启动‘政治革新’;不分颜色,只讲是非,不要对立,诉诸团结,台湾民主深化工程,从对话开始,从现在开始。”
李登辉的选举意义
综上所述,李登辉虽在2020年逝去,但作为政治、文化符号的“李登辉幽灵”仍在台湾游荡。而赖侯柯三方阵营与“李登辉幽灵”的互动,看似直抒胸臆、自剖心迹,其实都不离选举结构下的选票算计。
首先是赖清德。基本上从其所处位置来看,赖清德必然要悼念、尊崇李登辉,因为李登辉是民进党支持者心中的“台湾国父”,更是普遍中间选民眼中的“台湾民主之父”,即便2017年赖清德提出“亲中爱台”后,曾引来李登辉如此评论:“赖清德你这样爱中爱台,你要怎么爱,我呒知(我不知道)啦”,赖清德也始终不敢忤逆李登辉所言,更不能对其死后哀荣有所失礼。
而观察此次选举结构,赖清德显然面临了尴尬情境:受蔡英文执政的仇恨值拖累,浅绿、乃至中间年轻选民大多流向柯文哲,赖清德虽想巩固深绿台独基本盘,却又不能完全放弃争取年轻与中间选票,但又害怕过于台独会引来美国不满。因此可以发现,赖清德虽不慎在某些场合脱口“走进白宫”,却不敢再自称“务实台独者”,而是只能主打“和平保台”。故在今年对李登辉的怀念中,赖清德也没有提及任何与“台湾国父”相关的暗示,而是更多提取了“推动台湾民主化”的中立形象,称“会继续秉持李登辉的精神,在这条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为所有热爱台湾的人民,开创民主和平、创新繁荣和公义永续的台湾。”
接著是侯友宜。与赖清德相比,其所面临的尴尬情境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被视作国民党“最强母鸡”,却在征召之后民调崩盘、仇恨值狂升。侯友宜曾经的“不蓝不绿”、“中间路线”形象,在此次大选完全没能发挥吸票作用,因为浅绿与中间选民显然更加青睐柯文哲,侯友宜反而因此严重见罪深蓝选民,导致自己连国民党基本盘都无法固守,民调持续垫底。正因如此,金溥聪的首要之务便是协助侯友宜摆脱“蓝皮绿骨”形象,故在专访中驳斥了“侯友宜是李登辉第二”的说法。
此前2020年李登辉过世时,侯友宜曾在受访中表示,“对于李登辉对台湾民主的贡献、对国家努力付出,深表感谢,自己也是台湾民主过程的见证人,很感谢他的贡献。”但今年7月30日李登辉逝世三周年当天,侯友宜便选择沉默不语,不似赖清德与柯文哲般发文悼念、表态继承。近期侯友宜访日,也曾被媒体询问“是否有与日方聊到李登辉”,对此侯友宜表示,“跟日方谈了很多事情,都是政界或是台湾人民期待的一些相关想法,日方也关心台湾这次总统选举,双方大概都是在谈论相关议题。”显然不愿再被李登辉牵连。
最后是柯文哲。如前所述,柯文哲此次的民意基础,绝大多数是浅绿与年轻的中间选民,以及少部分痛恨侯友宜的深蓝民众。而对当代台湾青年来说,其未曾经历李登辉纵容黑金的疯狂时代,也已多数没有中国认同,支持国民党者更是少之又少,故即便多数人并不知晓李登辉的详细生平,却能接受李登辉等于“台湾国父”、“民主化推手”的正面叙事,并且已经形成某种程度的集体潜意识。
故观察柯文哲与“李登辉幽灵”的互动,基本上与赖清德并无二致,因为柯文哲也心知肚明,从个人的民意基础来看,“李登辉幽灵”只能是加分、而非扣分。故早在2023年3月柯文哲便曾表示,台湾没有九二共识,只有“九六共识”,“1996年台湾首次总统直选,从那时起就建立台湾主体性,且每次投票台湾主体性就愈来愈强”,而在1996年直选中获胜的总统便是李登辉,故柯文哲虽未明言,却显然挪用了“李登辉是台湾国父”的政治暗示。
而在对日互动上,与赖清德、侯友宜相比,柯文哲的小党出身相对吃亏,故也只能以“言必称李登辉”,来让日方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传递“柯文哲是李登辉传人”的政治叙事,希望日方对自己产生好感,并让台湾内部形成“柯文哲也能沟通日本”的舆论氛围。
而跳脱三位候选人的反应,在笔者看来,李登辉的政治人格相当迂回,既不欲外界看透自己心中所想,也惯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既操弄外界对自己的认知,也刻意展演令人捉摸不定的政治立场。而如此行径,或与其成长于殖民时代、受蒋经国培养、浸淫宗教与哲学话语的复杂经历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登辉有多流芳百世,就有多遗臭万年,但其本人或也相当乐见此发展。
再聚焦当今的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更多是被时代与选票的结构所框限,被动挣扎消费李登辉的政治文化遗产,或亲暱、或抗拒,或攀附、或逃避,难以再有李登辉当年搅动风云、戏弄各方的政治能量。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李登辉的崛起与退场,映照了台湾犹有经济荣景、中美博弈尚未白热化的过往时空,如今却已是往事不堪回首。故赖清德也好、柯文哲也罢,两人即便都与“李登辉幽灵”发生互动,争抢要继承李登辉遗产,却注定成不了新李登辉;侯友宜则困于“李登辉幽灵”一手步下的迷魂阵,在国民党的本土与非本土路线斗争间,左右为难。
时至今日,李登辉肉身已殒,却依旧能搅动台湾政治。
李登辉在台湾有哪些政治形象?
民主之父、台湾国父、哲人总统;国民党罪人、媚日皇民、投机政客。
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如何与李登辉遗产互动?
赖清德亲附、侯友宜回避、柯文哲竭力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