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激消费政策没错 同时还应做好三件事
经济低迷,刺激消费被放到了空前重要的政策位置,不久前召开的决策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刺激经济。今天发改委又公布了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二十条措施,国新办也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实施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都能感受到国家在房地产、汽车、电子消费品、老旧住房改造、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政策刺激力度,最起码舆论上都有切实体会。但另一方面,从统计数据和身边生活场景,我们又能明显感觉到居民消费意愿依旧不强。分析认为主要是人们对经济未来与收入缺乏信心所致。
那么如何恢复和增强人们对未来的经济信心与收入预期呢?
除了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政策面继续对过去几年过于严厉、过于密集的规范性行为进行系统纠偏与调整,依法打击在舆论场诋毁、丑化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各种“极左”言论与代表人物,恢复市场活力和民营经济信心,有三件事必须放在比刺激消费更重要的位置。
第一是要把增加居民收入与保就业放到更重要位置。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有消费才能带动生产供给,从而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升收入水平并增加工作岗位,这是一个完整循环,也是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这个循环中的某一个节点发生卡壳,而是整个系统循环都发生了问题,具体表现为消费低迷,投资意愿不强且对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衰减,工资收入下降,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不断创下新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人们对未来工作与收入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担心收入还不起房贷,害怕毕业即失业,过了35岁被辞退,怎么敢消费呢?
所以,要解决人们不敢消费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恰恰不在刺激消费,而是要从增加居民收入和保就业做起。如果把视野或政策力度仅局限于刺激消费,光靠“印钱”刺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后恐怕不仅头疼脚疼的毛病没有解决,还会衍生出其它更严重的“病”来,比如流动性陷阱与更严重的贫富差距等。
第二是要强化民生保障机制,让人们敢于放心消费。前几天有一个新闻,吉林白山一对母子,因为母亲得了肺癌,45岁的儿子又失业,母子二人在公园内对面双双上吊身亡,这个人伦悲剧背后反映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经过多年精准扶贫,我们虽然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是就多数普通人而言日子过得还是相当辛苦,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差的底层民众,一场大病就可能返贫,一个人失业一家人可能都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怎么敢消费,又怎么有能力消费?
最近很多人还注意到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随着第一代农民工进入老景失去工作能力,他们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无法回避。而这一代农民工在城市大多没有社保,回乡后每人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的养老金维持生活。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人口群体约有8000万规模,背后是8000万个家庭和好几亿人口。依当前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每个月一百多元的收入,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不够,试问谁有能力消费?
反过来我们可以再设想一下,这8000万人,如果每个人每月的养老金增加到1000元(每月合计为800亿元人民币,每年不到一万亿),那么不仅这8000多万人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好几亿人的家庭会更和谐幸福,整体社会贫富差距会迅速缩小,从中能释放出的的消费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当这几亿人在生活中没有了后顾之忧,还用担心社会稳定与消费低迷吗?
第三是刺激消费的对象要精准,关键是要刺激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消费,对一般社会底层民众而言,不仅不用刺激,反而要加大对他们的生活扶助力度。我们虽然不搞大水漫灌,但是一直以来刺激消费的办法却有点不分对象、大水漫灌的意思。而实际上,根据国内某商业银行爆出的数据,目前国内约2%的富人占有了全部银行居民储蓄的近80%,剩下80%多的普通储户却只有百分之几个点的居民储蓄。
那么在这种情况,刺激消费的对象是谁就很清楚了。如果我们把刺激政策放到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或个人身上,不仅刺激不了消费,反而会加大他们对经济未来的紧张预期,进一步收缩消费。对于中产群体,在当前的经济与就业环境下,想刺激大家消费恐怕也是相当困难的,中产现在大概是心理上最没着落、对未来最悲观的群体,是收缩消费的主流。
所以,刺激消费,应该主要刺激当下收入预期稳定且处于社会中高收入水平的体制内家庭与个人的消费,包括国家机关与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若干社会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等,这样的精准刺激,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绝大多数中产和普通民众,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工作机会,提高收入水平,降低家庭债务与生育养育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与救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