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魔王”XBB.1.5危害有多大 专家们给出一致看法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已成为美国主流毒株的XBB.1.5突然在内地刷屏。作为一个被称之为“大魔王”的毒株,XBB.1.5被一些人描述的格外可怕,认为其会主攻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引发严重腹泻,结果导致止泻药蒙脱石散在全国多地药房被抢购至脱销。

但其实,全球医学专家一致认为,XBB.1.5的致病性并没有增加。感染XBB.1.5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腹泻、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其病症表现,和目前正在中国流行的Omicron毒株并无太大差别。

疫情下的香港街区。(梁鹏威摄)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在病毒对人体各器官的侵入性上,Omicron不同亚种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要的复制场所,对少部分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可能引发下呼吸道炎症,比如肺部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目前在内地流行的BA.5.2和BF.7)都差不多,只是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

来自XBB.1.5大本营美国的研究也发现,目前XBB.1.5导致的重症率与其他毒株几乎没有区别。在过去两周里,美国每天因新冠感染住院的平均人数上升了4%,然而,在XBB.1.5占主导的地区,住院率并不比地区高。

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John Moore表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1.5毒株会引发更严重的病情。

新加坡卫生部去年10月14日发表的官方声明称,没有证据表明 XBB亚变体比以前变体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过去两周新加坡本地数据显示,与BA.5病例相比,XBB病例的住院风险估计降低了 30%,过去一个月没有观察到 COVID-19 死亡人数(因为XBB)增加。

全球医学专家的第二个一致结论是,XBB.1.5更容易与人体细胞结合,因此具备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也就是说,此前接种疫苗和群体感染形成的免疫屏障,对XBB.1.5可能无效,从而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2022年10月24日针对XBB等新出现变体举行了研讨会,会议讨论了来自新加坡和印度的临床严重性和二次感染风险的一些早期证据,并得出共识:有早期证据表明,与其他Omicron变异株相比,XBB二次感染风险更高。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袁国勇团队12月6日发表在医学期刊《刺针》(The Lancet)上的论文指出,先前的一项研究使用假病毒中和了科兴疫苗接种者个体的血清,发现XBB是“最具免疫逃避性的亚系”。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曹云龙指出,当感染BF.7之后,对BA.5和BF.7的中和抗体水平较高,短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同一毒株。但是,与BA.5.2和BF.7相比,XBB、BQ.1.1等新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即是感染了BF.7,康复后产生的抗体对XBB等最新突变株的中和能力也较低。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指出,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将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

辉瑞新冠疫苗 : Medical Staff prepares a vial of the Pfizer/BioNTech Comirnaty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at a vaccination center on September 15, 2021 in Erfurt, Germany. (Get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病毒学家Andrew Pekosz表示,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可以更好地与人类的细胞相结合,因此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一项研究表明,在至少接种两剂mRNA疫苗、且感染了OmicronBF.7毒株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也没有对XBB毒株产生抗体。因此,他们警告称,曾经感染了新冠其他毒株的人,在近段时间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医学专家的第三个一致结论是,二次感染通常症状比第一次轻。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再次感染主要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表示,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已经感染了一种Omicron亚种,即使再感染其他免疫逃逸性更强的毒株,症状也会很弱。

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介绍,在新加坡的第三波XBB感染潮中,2022年9月至11月二次感染病例的死亡率为每10万宗4宗,远低于首次感染病例的每10万宗35宗。

但什么事都有例外,对免疫力低下的脆弱人群,比如有基础病的高龄老年人等,他们二次感染后就可能面临很高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高危人群二次感染的预后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