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CU到火葬场:疫情扩散和正在经受考验的城市韧性|专家有话说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冲击北京。近日,2005委员会常务理事,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发表文章,对目前城市中的状态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白龙说事》”,《香港01》获授权转载本文。

北京火葬场外站满了等待亲人火葬的家属:(按图了解)

+3

几天前,家中的一位长辈突然高烧发病,身体终于没能扛住,非常意外地离开了我们。在老人生前最后几天的抢救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混乱与拥挤,从急救运转到ICU收治,以及最后的遗体火化,都是在一种非常紧迫的形态下进行的,特别是殡葬的各个环节,其艰难程度完全超乎我的想像。

昨天,我前往火葬场为老人送行操持。回想到过去几天来的所见所闻,颇多感慨。

“放开”十几天来,我们从新闻和社交媒体上获知,北京各大医院的患者排队情况非常严峻。

疫情放开四天,北京发热门诊排队情况:

+2

由于疫情扩散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毫无悬念地传导到了生命体的末端,以及生命结束之后的产业链上。

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健康度更低、免疫力更差的老年人成为了重灾区,当药力供应不足之后,更多亟待入院抢救的并发症患者引发了急救系统的运力不足,随之而来的是医院的急诊、ICU承载能力不足,重症、急症的医疗资源发生挤兑已经成为现实,于是,因重症抢救不及致死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

这方面的数据我还没有拿到,但从我在八宝山了解到的情况分析,很不乐观。目前,殡葬产业的每个环节都承受著巨大的压力,殡仪馆和火葬场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殡仪车辆不足,向上推导,很多逝者的遗体因暂时无法火化,只能停放在太平间,这又带来了太平间承载力的不足。

北京市一家超市门口,市民和配送员等候购买商品。(视觉中国)

北京的城市韧性正在经受考验

上旬,“国十条”发布后,很多专家和医学人士已经预想到,疫情迅速扩散可能对于医疗体系的冲击,但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这座城市在每一个环节上如潮水扑来的压迫感,依然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围。

疫情所导致的这一切,都属于非常态环境下的社会变动。在正常环境下,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中,我们意识不到城市运转中可能存在的危机,我们自以为有著充足而健全的医疗体系和医护团队。

在这场史上罕见的疫病大流行之前,中国城市在面对突发多变的自然灾害时,已经多次显示出韧性不足的问题,

当百年一遇的雨雪自然灾害来临前,很多城市的地下水管道系统和交通路网是足够应付正常天气的,但是,暴雨突袭时,暴雪突降时,过去的某几个年份上,我们是亲眼见过城市被雨雪所困而彻底瘫痪的场面的。

当我们谈城市韧性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所谓城市的韧性,广义的理解,就是一座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并减轻灾害损失,同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的能力。

一座城市的建设、运转,必须设置下限与上限,下限是针对常态的,上限是针对非常态的,而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切换能力、存续能力、变通能力,综合在一起,就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韧性。

随著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人口、产业及基础设施都高度聚集在一座城市,其影响向外围辐射,因此,顺应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建设韧性城市的计划与行动必须即刻开始。

韧性的英文resilence,本义是弹性与复原能力,是一个较为多元的概念。

2002年,“城市韧性”(urban resilience)被首次提出,近年来在国际城市治理领域的影响日渐深远。作为当下最前沿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韧性城市的理念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而由于其在全过程闭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建设韧性城市也必将成为我国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型工程。

就北京而言,作为首都城市,双奥之城,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较其他城市有著更多的基础设施优势、人才优势、财政优势、能源优势、科技优势。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策略应以软件与硬件结合为主,强调设施、功能、过程三位一体的韧性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市场资本与社会力量应协同参与。

如何增强北京城的全要素韧性?

一座城市如何才能具备强大的防灾、抗灾韧性?在具体的操作上,复合功能性、模块化、生态多样性、网状连接性是保证强韧性的重要特征。

而在韧性城市的软硬件上,必须保证软硬件的双管同下,在硬件上,城市管网设施、建筑、智慧化设施要具备足够强的适应性,在软件上,城市中各个产业链之间的关联性、政府的应急处置反应力、人力资本的协调能力、社区管理水平、市民阶层的精神自治力等多个维度上的提升,都有助于灾害来临时的城市韧度。

当然,韧性城市的建设,并不代表著进行大包大揽的、无节制的扩张式建设,这也不利于一个集约型城市的低碳环保理念。韧性城市的主旨中,更要强调时间维度的概念,即科学系统地划分城市灾害的各个阶段,包括预防阶段、救治阶段和恢复阶段。

灾害未临时,城市要制定有效的预案,灾害来临时,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消除灾害及救治受灾群体,灾害结束后,要迅速恢复灾害带来的损失。

这才是城市的韧性功能应有之意义。

不可否认,建设韧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财力、人力、物力上有著巨大的消耗,绝非某一种力量可以独自承担和完成的,它需要全体社会阶层共同的担当与勇气。

在政府层面,应从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舆论宣传、城市更新等多个维度上著手,多举并进,推动韧性城市的建设,发挥顶层设计的统筹协调作用。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和首要工作,也是建设一座平安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底层基础。城市管理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安全问题,建设一个能够扛得住各种突发风险压力的韧性城市。

在资本层面,应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风险的预防型科技研发,以科技之力构建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合作,并深入到数字化的本质,有效提升灾害发生后的物资投放精准度,保证市场经济的体系性、安全性、持续性及创新性。

就广大市民阶层而言,更要在灾害之前吸收抗灾技能。

分级诊疗可提升城市医疗体系的韧性

具体到当下正在发生中的疫情后续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疫苗接种、药物供给、物流运输、急救运转、医院救治、临终关怀、遗体处置等环节,在最近出现的一系列秩序混乱、物资紧缺、人工不足、物流不畅发生后,我们更应尽快进行有意义的务实的总结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部署下一步提升卫生系统城市韧性的计划,以尽早、尽快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接下来,在落实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北京市应迅速制定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事实上,国务院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

我认为,分级诊疗体系是城市韧性在医疗体系中的最有效补充,一个真正高效运转中的分级诊疗体系,将极大地化解各级别医院的医护压力,并为社区的细枝末节上提供最有效的医护支援。

“国十条”发布后,北京已经在加速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新冠肺炎患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康复,症状加重时可就近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病情较严重、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患者,根据病情至辖区二三级医院就诊,必要时转诊至市级定点医院。

尽管如此,在迅速而庞大的疫情感染群体面前,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运转中的这套分级诊疗体系,在韧性强度上,仍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必要。

在未来,随著疫情的发展,病毒的变异,感染人群的增加,北京必须要尽快加大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用强大的城市韧性给广大市民群体以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实打实的物资支持、服务支持。

写在最后

面对这场史上罕见的疫病灾害,城市的韧性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核心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疫情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城市治理问题的推动下,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大国,必须要守卫人民的基本人身安全,这其中既包括财产安全,更包括人身健康。

近一年来,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中国最大城市的经历,已经足够多地反映出,中国城市普遍缺乏韧性,一旦有灾害发生,曾经表面光鲜繁华的社会,会迅速陷入混乱的秩序之中。

从这个角度上,城市韧性的建设刻不容缓,必须要提升到整个城市治理的最高级别水平上。

守护一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城市管理者需要拥有最大的勇气与担当,建设拥有强大韧性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敏捷高效的软件服务设施。

愿疫情早日过去,愿北京城早日回复繁荣,愿人民安康,不负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