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之变:一场自上而下的认知革命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进入12月,中国严守了三年的防疫政策开始出现切实变化,系列变化之中,既有来自高层的,也有来自学界和医学界的,更有来自基层的。

先说高层之变。据路透社引述欧盟官员称,“我们从(习近平)主席那里得到的回应,解释为什么会有抗议活动。因为在经历了三年的新冠疫情后,人们感到沮丧,主要是学生或青少年。”“习主席说,现在中国新冠病毒主要是奥密克戎。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较致命,而奥密克戎致命性较低,这为放开管控打开了道路……我们已经在某些地区看到了这种情况。”这意味着,中国进一步放开疫情管控已是大势所趋,是为最高层的共识。

此外,各方都有关注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接连两天主持召开的疫情防控座谈会。继11月30日听取有关方面专家对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后,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继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听取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

2020年12月3日,孙春兰在中国疾控中心调研。(新华社)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孙春兰首次专门就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召开座谈会,且出席座谈会的专家涵盖广泛,既有医学领域的,比如张伯礼、梁万年,也有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包括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房宁。还有来自区县和社区的代表,包括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今日家园社区书记薛军晖。其他还有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海明等。

孙春兰在12月1日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再看学界和医学界之变。随着形势之变,原本沉寂的学界和医学界开始发出集体倡议和论辩。12月3日,6名经济学家联名发文,提出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联名人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副院长黄益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以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

12月3日,内地六名经济学家联名发文,呼吁中国放开社会经济活动。(公众号截图)

文章在肯定疫情初期防疫成效的基础上,摆明当前中国经济和各行业面对的困难——尤其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面临较大困境,大量线下业务为主的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裁员潮席卷各个行业。故此,文章呼吁应把放开经济活动放在优先位置,放开公共交通、写字楼、餐馆、酒店、物流、商场等场所的经济活动。“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科学防疫,让社会经济生活回归正轨,将极大的提振各方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如果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将重新步入复苏轨道、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文章最后这样写道。

在经济学家联名发文之前,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和“饶毅科学”的论辩引发关注。11月29日,一篇题为《香港病毒学家:奥密克戎并不可怕,有人在误导公众》在社交媒体热传,在金冬雁看来,奥密克戎实际上是为了适应人体有抵抗力的环境而产生的,新冠病毒病就是一个自限性、自愈性的疾病。“从冠状病毒在人类中传播的历史来看,从来就没有过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长期传播后毒性急剧增加的情况。鼓吹这一套的这些人,有一些是公卫的学者,他们对于这个病毒不了解,根本就是跨界,所以说致病性会大大增加等猜测,其实是拿来恐吓公众。”

12月3日,公众号“饶毅科学”发表题为《商榷:香港大学金冬雁教授的说法与新冠病毒的事实》,作者署名“事实陈述”,对金冬雁观点进行逐条反驳,文章开头直言,“我们反对部分人不懂装懂,或者打着科普的旗号、利用春秋笔法隐瞒或者选择性采信部分科学事实与数据,过度渲染或者过度轻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的严重性,意图在公众中建立错误认知来达到影响公共卫生政策的目的。作为生命科学一线的研究者,我们并不妄谈什么是真正有利于广大群众的政策,而仅仅就部分流传观点中在科学上的不准确之处与金冬雁教授商榷。”紧接着,金冬雁反驳了“饶毅科学”,题目为《病毒学家金冬雁:简答饶议科学就奥密克戎相关问题对我的商榷》。不管孰是孰非,有这样的专业辩论,无疑是一件好事。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网上图片)

最后再看基层之变。乌鲁木齐大火之后,不少地方的社区和高校开始转变原来的静观其变的态度,转而开始以更加积极的做法推动防疫政策的调整,其中尤其以北京各个社区和清华大学的行动引发关注。社区层面,北京业主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与居委会和物业对话,要求解封低风险的小区,该行动很快取得实效,并成为一次全民普法的契机,因为经过此轮行动,很多人才意识到居委会作为非行政单位并无任何权限随意封禁小区,透过现象看,疫情之下权力被放大的居委会面临着如何回归其本位的紧迫问题。

《香港01》记者在与居委会对话中也了解到,居委会并非不知道国务院的九不准、20条措施,但基于“以结果为目标”的防疫思路,只能不断将压力向下传导,比如通过渲染“一旦放开会死亡多少人”、“有没有想过老人、小孩”,来要求民众继续配合社区层层加码的防疫政策。但民众层面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假设和抽象说辞,更愿意将问题具体化,比如追问居委会采取限制性流动有何凭证,社区工作人员口中的“领导”究竟是谁等等。

一位不愿透明姓名的基层治理研究者对《香港01》表示,居委会虽然是非行政单位,但其所言所行背后其实是有“影子政府”的,街道和区县政府其实是默许了这样的行为。至于疫情之下被放大的基层自治组织的权力,在疫情之后能否回归本位,该受访者坦言并不乐观。

随著防疫进入新阶段,基层防疫手法备受争议。图为北京一名社区志愿者坐在健康码旁边。(Getty Images)

至于清华大学所代表的高校之变,是以乌鲁木齐大火之后一些高校的抗议作为背景的,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往往更引人关注。所以当清华大学出现抗议活动,校方为化解矛盾,允诺11月28日召开座谈会。从座谈会讨论的议题来看,无疑是比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抗议更富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学生所提问题超过了学生群体这个共同体本身,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问题,比如如何保证校内社工的身心健康、清华大学是否有必要面向社会组织科普系列讲话、清华大学相关医学专家是否有积极为新阶段防疫政策建言献策等。这些问题,显然不只关涉清华大学自身,也是当下社会层面极为关注的。

中国防疫政策会如何变化,随着自上而下的认知之变,目前大的方向是确定的,但从一个状态转入另一种新常态,过程中势必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也会产生新的问题与矛盾,如何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如何提振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如何最大限度保护老弱群体,如何凝聚社会共识,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