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再打军事防卫台湾擦边球 喊话对象不见得只有北京
拜登(Joe Biden)5月23日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后记者会表态,若是中国武力犯台,愿以军事力量介入保卫台湾,并称这是美国的“承诺”。拜登还说,我们同意一中政策,但不认为台湾可被武力夺取,这将使整个地区陷入混乱,成为类似发生在乌克兰的行动。此番说法,随即引起各界议论。
不过一如外界熟悉的“剧本”,美方迅速做出澄清。路透社援引白宫不具名官员的说法,称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拜登所言是指美国向台湾提供“军事防卫能力”的承诺。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也说,美国一中政策没有改变。而卷起这场漩涡的拜登本人,则于24日四方安全对话(Quad)一轮会谈后回应记者时表示,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没有改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达中方对于拜登言论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相较于此,台湾方面显得格外低调,驻美代表萧美琴和台湾外交部仅表示,美国已申明对台政策不变。
台海点火又灭火 拜登只是口误?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此次军事防卫台湾之说“峰回路转”并非首次,拜登“点火”而其幕僚“灭火”同样的“剧情”,此前至少已上演了两次。
2021年8月美国准备撤军阿富汗,拜登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专访,将台湾与日本、韩国并列相比为“北约盟友”,外界将此解读为拜登防卫台湾的最新承诺。但美国政府官员隔日即做出解释,“美国对台政策没变”。
2021年10月拜登参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活动,民众提问台湾若遭中国攻击,美国会否防卫台湾;拜登以肯定的语气回答,“会,我们有承诺这么做”。同样在隔日,白宫与国务院双双澄清,指美国对台政策并无改变。
外界之所以解读拜登政府对台政策有趋向“战略清晰”的态势,主因在于拜登这位“外交老手”,一次“口误”还可以理解,但接连发生两次三次,其背后的动机难免引发联想。有别于前两次发言是在美国媒体的场合,此次则出现在与日本首相会谈的记者会上,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便认为,拜登强势且简单明快的表态,目的之一在于“彰显美国的领导力,对于伙伴安全维护的决心,巩固此地区盟友对美国的信心”。
一中政策“偷梁换柱” 与北京斗而不破
不过若是进一步将美方近期各种对台动作都考虑进来,美国的一中政策表面上如同官方说辞并无改变,但对于内涵的解释和实际言行恐怕确实有了转变的苗头。“一中政策”之名仍在,但里面的填充物却正在“偷梁换柱”。
其中最为经典的做法,便是日前美国国务院官网事实说明清单(Fact Sheet),删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与“不支持台独”等关键表述;其他还包括了,拜登签署协助台湾重新取得世卫组织(WHO)观察员法案、禁止美国“不正确标示”台湾的地图、派遣代表团“快闪”台湾等等。与此同时,还不断关切台湾军力配置,以及将军售策略调整集中到“不对称作战”武器。
可以看到,美国试图以一中政策安抚北京,但另一方面则在台湾问题上大打迷糊仗。透过提升《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的位阶,以此抗衡中美三公报的“一中”核心,借由切香肠式的一连串小动作,对“一中”进行虚化和掏空。
然而,北京方面并非看不出美国的别有用心,因此在各个场合不厌其烦的重申底线与红线。最近一次即是拜登亚洲行启程之前,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电话时,更是直接告诉对方,如果美方执意打“台湾牌”,中方必将采取坚定行动,并且罕见地使用了“我们说到做到”的重话。5月24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还送了《我的祖国》歌词给美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回应拜登关于防卫台湾说法的变化。
回顾拜登在日本的“美国保台说”,其重点之一在于将“中国武力犯台”作为美国防卫台湾的前提,可以理解为此乃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以此与中方进行底线交锋,斗而不破。中美双方各自把底线都摆到了台面上,其实都有在做风险控管的意味,维护中美关系之间的隐形护栏。需要警惕的是,若是未来美方一味地将重心往“防卫台湾”倾斜,结果很有可能破坏了中美已然脆弱的互信,反而激化台海紧张。
若台独挑起战争 美国仍会防卫台湾?
事实上,拜登在同场记者会上还说了,美国“不希望看到冲突发生”,这段话恐怕才是美国甚至是日本的内心话,只不过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美国军事防卫台湾”和“武统台湾将付出代价”等硬话。中共多次表明“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与美国在“不希望看到冲突发生”便存在了交集,或许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难得的“共识”。
就此而言,拜登的硬话、狠话不见得是只说给北京单方面听的。拜登表明美国防卫台湾的情况是“中国武统台湾”,可是问题在于,台海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存在着台湾执政者往台独方向走过了头,从而擦枪走火爆发了战争,这无疑也是一种“改变现状”。
如果是这个情况,拜登“防卫台湾”的保证还会成立吗?因此,拜登究竟是在对台湾展现“暖男”形象,还是向包括台湾在内的周边区域喊话首重和平稳定,这才是台湾需要从拜登口中听出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