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出台规管政策 缘何频传中国“闭关锁国”?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等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国家移民管理局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2023年亚洲杯易地举办,部分省市默认关闭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最近内地密集发生的几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一些讨论,海外舆论场更是对此进行了各种解读,论者有不少把这些调整或规管行为解释为主动与世界脱钩,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中国开始走回闭关锁国的行为。事实上,是这样吗?

这几件事,除了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南京大学与兰州大学)等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反映的是中国内地高校教育与管理理念,开始从原来邓小平题词要求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向“要建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满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最新要求转变,不再为“唯国际排名论”所困,其它几个变化都是毫无联系的个案,将它们串在一起得出中国要主动与世界脱钩,走回闭关锁国的老路,未免过于牵强。

事实上,以上三件事,中国官方在发布相关消息的同时,对政策变化的目的都做了明确说明: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主要是出于当下疫情防控考虑,2023年亚洲杯易地举办主要是中国组委会当前难以对明年的亚洲杯按完全开放模式办赛作出承诺和安排,部分地区默认关闭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际电信诈骗。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可能再轻易关上。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观念养成与发展和对外交流,普通中国人都已经知道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已经与世界深度融合。可以这样说,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与经济成就,人民生活之所以能得到大幅提升,在绝大程度上,都是对内进行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结果。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是一条可以让中国继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也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观察中美对抗与世界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在促进对外开放上的各政策动作,比如在内地批量成立自贸区,始终努力和欧洲达成投资协议,促成RCEP达成协议并火速签署,向CPTPP提交加入申请,和世界多数国家在经贸与外交层面的积极互动等,都能看出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姿态与诚意。中国不可能主动与国际脱钩,更不可能干闭关锁国的蠢事再回到原来的老路,随便问一个在内地农村路边树荫下乘凉的老人家,连他们都知道脱钩与闭关锁国是一条死路,中国大概没有人会蠢到自己主动去找这条死路。

不过,另一方面,在这些措施出台后为什么舆论场会有这样一些错误认识,也不能不引起内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决策者思考。虽然政府的初衷不是要走上某一道路,也要努力避免在现象与结果上产生某些意料之外的、政府想要避免或引发误解的结果。

国家形象与政策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做了什么是关键,在社会上、舆论场会产生什么样的认知,人们会如何评价也非常重要。

人言可畏,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人们往某一个方向想象多了,舆论场都是这样认为的时候,即便这不是想要的初衷恐怕也说不清了,所以,在出台某些政策的时候,政府及相关部门官员一定要考虑地更周详一些,要注意方式和节奏,并且要努力与社会进行深入沟通,尽量避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内地政府的政策本意都是好的,根本就没有外界想象的某些想法,但是社会人的想法实在是各种各样都有,墙外舆论更是没法控制,一经解读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官方为此又得出来解释“辟谣”或回怼,结果是付出了很多成本,负面影响却已经形成,政府及相关官员为此也很委屈。

因为中国是个管制型强势政府,决策思考或出台政策经常从能不能达到管制效果、是不是“管用”来考虑,较少思考可能会产生的衍生效果与社会意识反馈,所以这种情况总是不断发生。

再者,内地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有点像传统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大包大揽,为子女操碎了心,连子女能看什么书不能看什么书,能看什么电影电视不能看什么电影电视,都有严格要求,对子女生活与人生发展做出了严格规划。在家长看来,这都是为子女好,为家庭好,但是在子女的角度,也需要有点自己的选择自由与自主空间。更重要的是,更需要做好沟通的过程,增进相互了解。作为父母,很容易就“一言堂”,然而“一言堂”往往过于简单粗暴,也容易造成家庭情感上的伤害,往往好心办坏事,进一步造成隔阂的扩大化,这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