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丨熊猫外交:周恩来吊足了尼克逊夫人的胃口
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一直很忙。参加纪念飞虎队80周年活动之后,4月16日,秦刚又到美国国家动物园出席大熊猫抵美50周年庆祝活动,为大熊猫送上特制蛋糕,并与动物园园长史密斯(Brandie Smith)就大熊猫保护和中美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交流。
秦刚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在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上不断取得可喜成绩,为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榜样。相信中美有足够智慧和勇气,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共同维护中美各领域合作并结出更丰硕成果,继续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目前,美国国家动物园生活着24岁的雄性大熊猫“添添”,23岁的雌性大熊猫“美香”和20个月大的雄性幼崽“小奇迹”。2021年8月“小奇迹”周岁生日时,抵美履新不到一个月的秦刚表示,它的出生和成长为中美人民之间的交往又添上了一抹亮色。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应邀访华,这次“破冰之旅”打开了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新篇章。作为中国回赠给美国的“国礼”,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在两个月后抵达美国国家动物园。“熊猫热”迅速席卷全美,大熊猫因此成为中美交往的“使者”。
自1936年起,美国人利用不同手段从中国运走多只大熊猫。1941年宋蔼龄、宋美龄姐妹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美国一对大熊猫充当亲善大使,这是中国首次赠美大熊猫。而在“玲玲”和“兴兴”抵美之前,美国已经有20多年没有大熊猫了。白宫希望借尼克逊访华之机,再次争取获得大熊猫的机会。
在尼克逊访华之前,美国曾派出几批由政府高级官员带队的先遣小组。令时任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唐龙彬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个先遣小组来到中国,必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甚至为了观看大熊猫,修改了本应参观八达岭长城的行程。
1972年2月,尼克逊访华第二天,随行的尼克逊夫人帕特(Pat Nixon)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动物园观看大熊猫。作为陪同的唐龙彬对帕特看到大熊猫后的兴奋记忆犹新。据他回忆,帕特毫不掩饰对大熊猫的兴趣。虽然有专门的摄影组跟随,但她还是用相机亲自为大熊猫拍照,喂它们吃东西,临走时还依依不舍,不断称赞大熊猫可爱,并且试探性地提出想要大熊猫。在北京上街购物时,帕特和她的随从又买了一大堆大熊猫玩具,好像是为了争取大熊猫故意而为。事后,唐龙彬向周恩来反映了这一情况,当时周恩来没有明确表态。
访问期间,按照国际惯例,中美两国互赠礼物。尼克逊赠送的是两头麝牛、瓷塑天鹅、水晶玻璃花瓶等,中国回赠的则是双面苏绣、花瓶等。尼克逊一行以为大熊猫计划就此搁浅,没想到就在回国前一天晚上,周恩来突然宣布中国同意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这是1949年后中国首次向西方国家赠送大熊猫。而美国也成为中共建政后继苏联、朝鲜之后第三个获赠大熊猫的国家。
这中间有个有趣的细节。1972年2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送别晚宴上,中方在每人面前摆放了一盒“熊猫”牌香烟,香烟盒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立即引起帕特的注意。她拿起香烟盒,连声赞叹:“真是太精美了!我太喜欢大熊猫了!”她还希望将香烟盒拿走。坐在旁边的周恩来听后,不动声色地说:“总统夫人,我们送你一些吧。”帕特不解地问:“送我什么?香烟吗?我不吸烟。”周恩来说:“不是,是送你们大熊猫。”两个月后,一对中国大熊猫远赴美国国家动物园定居,成为尼克逊带回去的又一件大礼,也成为中美两国友好的特殊纪念。
唐龙彬见证了这段历史。他说,中方也知道美国人最想要的是大熊猫。“其实我们心里有数,考虑送大熊猫了。虽然那时候因为自然灾害,我们的大熊猫已经很少了,但为了美国人民的感情,尤其是儿童的感情,我们还是决定送一对。”
唐龙彬回忆,但中方并没有马上将这个决定透露给美方,“那时候谈判还没开始,很多问题还没谈拢,我们也不能松口”,直到所有的问题都谈妥了,周恩来在送别尼克逊的晚宴上,才开了口,将“熊猫外交”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周恩来善于辞令,富有外交才能,传递这一讯息的方式和时机不可谓不巧妙。唐龙彬回忆,帕特听说后,抑制不住惊讶的表情,然后马上转头对丈夫尼克逊说:“理查德,周恩来总理说送给我们两只大熊猫,真的大熊猫!”尼克逊也是一副惊喜的表情,马上召集身边的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等人,一起举杯庆祝。
这个现场通过卫星直播美国,《华盛顿邮报》立即发表评论:“周恩来通过可爱的大熊猫,一下子把美国人的心征服了。”
以“三岁左右、身体健康、体型适中、外观漂亮”为标准,在北京动物园生活了不到一年的雌性大熊猫“玲玲”和雄性大熊猫“兴兴”被中国选为赠美大熊猫。它们获特殊待遇,赴美前吃了当时中国普通人很难吃到的牛奶、鸡蛋和维生素。
1972年4月16日,“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来到美国国家动物园。帕特特意佩戴一枚大熊猫胸针,为大熊猫馆揭牌。《纽约时报》报道,在工作人员介绍大熊猫时,她一直咯咯笑个不停,8000多名美国民众冒雨迎接“玲玲”和“兴兴”。大熊猫正式亮相第一天,吸引了2万多人排队参观,仅第一个月就有超过百万游客前来看望。
1972年因此成为美国的“熊猫年”。经久不衰的“熊猫热”让中国这个大洋彼岸原本陌生的国度频频登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头版,激发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极大兴趣和好感,成就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傅立民(Chas W. Freeman)对中国官媒新华社表示,50年前大熊猫抵美可谓华盛顿城中大事。“大熊猫可爱、招人喜欢,每个看到大熊猫的人都会有同样反应,可能想抱抱大熊猫。”傅立民解释道。“大熊猫还是中美关系新起点的一个象征。”傅立民曾作为译员陪同尼克逊访华,后来也由美国国务院指派陪同护送大熊猫到美国的中方代表团,并担任大熊猫转交仪式的美方译员。
作为对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的“使者”,“玲玲”和“兴兴”在1990年代相继去世,美国为数众多的大熊猫粉丝深感难过。2000年,中美达成大熊猫研究和繁育合作协议,“美香”与“添添”随后赴美。
2017年4月,新华社在《跨越太平洋的熊猫情缘》一文中披露,如今,美国成为中国之外大熊猫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2只大熊猫生活在全美4座城市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