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话说两岸:同根同源植树节

撰文: 关岭
出版:更新: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这个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又到一年一度植树节。3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台南出席水圳绿道启用典礼暨植树活动。

在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和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以及在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参加植树活动。在台南,蔡英文和行政院长苏贞昌、秘书长李孟谚、政务委员兼发言人罗秉成、总统府资政颜志发、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台南市长黄伟哲、立法委员郭国文、赖惠员等出席植树活动。

有趣的是,两岸官方公布的照片显示,海峡两岸领导人植树画风惊人地相似:两名小学生与习近平一起植树,蔡英文植树也有一名小学生陪同。植树造林,从娃娃抓起。两岸领导人都这样想啊!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而蔡英文在致词时提到,“今天很高兴来到百年历史的嘉南大圳,和大家一起见证全国最长的国家级自行车专用道—‘水圳绿道’的启用。今年,林务局植树月的主题是‘森活的碳循’;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种下台湾的原生树种,为地球植树减碳。”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提到森林与碳。习近平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蔡英文表示,“过去几年来,面对全球极端气候的挑战,政府除了积极造林,也在全国推广种植原生树种,来维持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抵消碳排放;也持续加强防洪、治水,以及建设整治农田水利设施,来保障灌溉水源,建构更有韧性的农业生产环境。”

中国古代虽没有国家规定的植树节,但一直有植树造林的传统。

早在先秦时期,就设有专门掌管国家山林的官员,称“林衡”或“山虞”。山虞职位较高,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对树木栽种砍伐进行决策。林衡受山虞领导,主要负责巡视山林,执行禁令等。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要求在房前屋后种桑麻,城墙周围种荆棘,以巩固城防,能种100棵树并使其长势繁盛的人,就能获得黄金及粮食等奖励。

明清时代,植树规模有更大发展。朱元璋被人称为“植树皇帝”,甫一登基就诏令天下,家里有田的,一户人家一年要种桑麻及枣树各200株。到朱元璋退位时,据说全国各地栽种树木达几亿株之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早在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一棵酸豆树,栽种在广东老家。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创建民国时,孙中山又指出“造林是民生建设重要项目”。1915年,在孙中山倡议下,北洋政府将每年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而在中国南方,由于气温回升稍早,到了清明节再植树就比较晚了。1930年国民政府决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既植树也纪念孙中山。当时,也照顾到北方地区3月上旬,寒气未消,还不适合植树等原因,特规定植树节仍于3月12日举行之外,北方地区的植树活动延续至清明节前后。

中共建政后,虽然植树节被废了,但仍十分重视植树。毛泽东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植树节,邓小平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后来,北方地区义务植树活动延至每年清明节前后,但3月12日植树节不变。

从此,两岸有了同一天的植树节,两岸领导人也有了在植树节植树的相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