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一响父母白养”何以成为台湾挥之不去的政治心魔

撰文: 伍逸豪
出版:更新:

“抖音一响父母白养”,这一句台湾青年世代嘲讽抖音(TikTok)用户的流行语,近日成为台湾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缘起于台湾彰化一名小学教师,在脸书(Facebook)分享对于六年级学生普遍沉溺于抖音的现象观察,提出了六点提醒,并总结为“抖音一响父母白养”,呼吁家长千万不要拿孩子来验证这句话的真伪。该文一出,随即得到广泛的转发与共鸣,侧面体现了台湾社会对抖音现象的心理焦虑。

根据该名教师的文章,她指出现在台湾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手机与互联网吃到饱,并与前一届毕业生相比,提出了六点差异:一是抖音音乐一下,全班像是“集体洗脑”跟着顺口溜;二是开始写简体字,语文落了一截;三是提醒家长注意孩子互联网交友情形;四是影片过量;五是孩子从影片学习身体分际与不宜玩笑;六是过度使用手机之后的容易生气、翻脸等戒断症状。文章最后强调,孩子不太会辨别抖音、YouTube等影像背后“隐含错误的价值观”,父母需要格外留意其阅听内容。

从文章底下留言来看,网友看法大致分为两大派,一派认同该名教师的说法,认为抖音这类短影音平台确实对台湾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负面“洗脑”情况,需要警惕和限制;另一派则认为,此乃正常的世代现象,一味的严禁和围堵只会造成反效果。而台湾行政院在媒体的提问下,对此亦做出回应,发言人罗秉成于3月17日表示,立法管制不一定有效,从教育体系创建媒体素养,培养数码公民意识,是长远之计;他也不忘重申,来自境外敌对势力渗透方法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国界的网络成为散播假资讯的便捷渠道,防不胜防,需要提高警觉加以注意。

台湾小学教师撰文提醒年轻世代受抖音影片“集体洗脑”,台湾小学生开始使用“简体字”以及“视频”等大陆用语。(HK01)

抖音自2018年初在台湾设立营运团队之后,据统计台湾每月活跃使用者高达300万,且近七成用户为24岁以下族群;此外,另一个受台湾年轻群体爱用的“小红书”,也以18岁至24岁用户占比最高。事实上,来自中国大陆的影音或社群软件在台湾年轻世代走红,并非今(2022)年横空出世的文化现象。《多维TW》杂志曾于2021年5月制作封面故事“告别太阳花、小红书世代来了”,便已聚焦追陆剧、陆星和陆综、看b站(bilibili)、刷抖音、聊小红书上的美妆教程,早已成为台湾“Z世代”(1995年至2012年出生)习以为常的“日常”,并由此形成有别于“太阳花世代”的认同样貌。

在该名小学教师的“抖音劝世文”发表之前,台湾媒体已陆续出现几波关注脸书与Instagram已然过时、年轻人爱用小红书的情况。甚至有台派人士撰文喊话,要台湾社会正视中国大陆“文化入侵”,包括使用简体字、吃大陆零食,并站在其台独立场,呼吁警惕“天然支”(天然统)在未来可能取代“天然独”。

2014年太阳花运动被认为是台湾“天然独”世代跃上台面,但太阳花世代之后的政治认同也已经悄然发生转变。(新华社)

究竟为何来自于中国大陆的新兴互联网平台,成为了当下台湾很大一部分人的“政治心魔”,三不五时便出现一波“检讨”声浪以及“警惕”呼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争议的本质性根源其实来自于世代差异。众所周知,每个世代有其自身流行的文化,从而形成了世代内相通的话语,同时也形成了不同世代之间的“代差”或“代沟”,而互联网使用习惯当然也包括在内。举例来说,当互联网游戏或手机游戏快速发展之后,父母与教师很自然便会视之为影响学习的障碍,也担心会有暴力或色情问题的发酵;而在YouTube等影音平台出现之后,前面不熟悉此种传播形式的世代,同样对此抱持敌视或反对的立场。

第二,世代差异被统独政治的现象所覆盖。可以看到,在每一波对中国大陆互联网平台的反弹潮之中,都会出现抵制“中国文化入侵”的理由,包括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的“支语警察”,到处纠正台湾人不可使用“早上好”等大陆用语。该名教师发文与留言也提到,台湾小学生广为使用“视频”、“三观全毁”、“很火”,并且书写“简体字”,以及两岸发音差异的字词倾向于大陆读法,“用语全部被统一”。说明了台湾社会对于互联网习惯差异的理解,很快地又镶嵌进统独认同的矛盾之中,从而把文化传播现象很轻易地归结到敌对政治认同的渗透。

台湾互联网出现“支语警察”,纠正台湾人不该使用大陆用语。(Facebook@兴趣使然研究小组)

第三,对台湾边缘化的焦虑体现。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的走红,并非台湾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共相。2021年4月的资料显示,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以5,900万下载量,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下载榜冠军。以2022年北京冬奥为例,包括美国运动员在内,许多海外选手更乐于使用抖音分享在赛场和奥运村里的生活点滴。此前台湾PTT论坛上曾出现“抖音上架智商下降”、“抖音一学脑袋中邪”、“抖音一关普世同欢”等等花式笑哽,但有台湾互联网节目进行街访,受访的大学生先是表明“看不起”抖音使用者、批评用户都是“屁孩”,在主持人追问下,受访者坦言私下还是会看抖音影片。

包含互联网文化在内的强势文化传播,本身就是政治、经济与资本实力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因此以中美角力为表现形式的大国博弈,美方更是把微信、抖音等产品视为眼中钉。例如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3月初访问台湾时,民进党立委罗致政提问“如何应对中共讯息战?”蓬佩奥答以必须开始处理“华为、抖音”等“已知威胁”。在强势资本文化传播,以及中美博弈的格局下,台湾对于抖音的抗拒,在客观上也体现了弱势与被动的地位,只能靠着选边站队来彰显“主体性”,连手机APP也不例外。

台行政院长苏贞昌(中)于3月8日在立法院会吟起妇女节应景诗句,并称诗句为孙中山所作。不过随后网友发现,他口中的《女人颂》,其实出自陆剧《走向共和》。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3月16日被问及此事,笑答“我还可以再推荐几部”。(台行政院供图)

台湾已经有一些学者主张,中国大陆的手机APP有“侵犯隐私”和“资安疑虑”,且为了避免“中国软件发挥统战作用”,相关单位应对这类中国大陆社交媒介在台湾运作进行掌握。然而,曾经痛批大陆影视文化“入岛入户入脑”的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近日自揭从陆剧《走向共和》援引诗句,还被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酸了一把;此前民进党立委在议场发布的自拍照片,背景也是“爱奇艺”影音平台。不只于此,如今抖音短影片早已在脸书、YouTube和Line等平台上大为流传,就算禁掉抖音亦无济于事。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抱持着政治意识形态想要在互联网时代进行“防堵”,恐怕连民进党政府高官们都已置身“抖音一员”。

台湾传播学者夏春祥曾指出,“每个世代都急于拿自己的标准、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其他世代。但从文化的视角来说,我期待每个世时代都能有自己的主体性去发展自己的文化,这样融合会更加地自然。每个世代都可以有自己的流行。”要想彻底摆脱“抖音一响父母白养”的政治心魔,台湾需要更有自信地正视时代变迁,而不会在政治对抗的氛围下自我虚耗、自我边缘,甚或顾影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