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个人成就与应试能力挂钩 补习班“成也考试败也考试”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对于中国数以千万计莘莘学子而言,近几天最大“利好”消息,莫过于“双减”政策的公布。但对于全国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来说,恐怕都将迎来“灭顶之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当中提出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按照教育部负责人的解释,“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一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就是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事实上,学生之所以追捧校外培训,实际上与中国现今教育制度有密切关系。学生为获得更好的应试能力,结果被校外培训机构得以“利用”。

中考、高考是中国学生必须面对的两大难关。(视觉中国)
应试能力在中国现今教育制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视觉中国)

中国学生一般在求学阶段,都必须面临两场重要考试。初中升读高中需要参加“初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中考),高中后要升读大学则要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这两场全国性考试都是选拔性,虽然落榜后仍能有其他出路,但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应试,务求能够升读心仪学校。

应试能力在中国现今教育制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补习班的根本存在意义。以中国最大规模英语培训公司“新东方”为例,其有面向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各种“中考培训班”。参照官方网站上的介绍,最高索价达8699元(人民币.下同)的“中考英语暑假志高班”,教学目标是“对知识点达到灵活运用级别”、“优化学习习惯”、“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课程简介则称是“让学员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达到高级理解和中级运用的级别”、“帮助学员提升学习效率”。换言之,这个补习班是要让学生掌握高阶应试技巧。

针对中考,新东方面向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各种补习班。(网页截图)

然而,情况失控后,此种专门以应试为导向的校外培训,就成为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部负责人在答问《双减意见》时称,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他更表示,校外培训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大量资本涌入后爆发“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在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当中有一点要留意,坊间有意见认为中国现今教育制度有过度向“应试教育”倾斜的问题,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考试成绩是唯一评判个人成就的标准,学生在考试以外的其他成就、才能被抹杀,亦剥夺其独特个性。家长会为了让子女在考试中成功,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让子女报读补习班,休息及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被压缩。但中国现今教育制度的存在实有其必要性,并且符合国情。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对于学生未来升读后的学术表现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亦能有更客观及公平的参考。只要考试成绩优秀,穷苦家庭出身的学生也可以考入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一旦取消,优质教育资源将完全成为权贵尊享。

再回看《双减意见》,其工作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先不论要从严治理补习班,《双减意见》本身就有对作业总量、时长有细致明确的规定,亦有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其中就有要求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且考试成绩呈现要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据教育部负责人指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要缓解社会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双减意见》本身就有对作业总量、时长有细致明确的规定,亦有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视觉中国)

为使“双减”能够落实执行,《双减意见》更直接表明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专项治理行动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惩重罚。

中国以“双减”的方式推进教育改革,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所指,一时之间可能会引发一些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更大的焦虑,但久而久之后社会预期就会有所改变,被畸形教育市场激发的焦虑心态会得到缓解,“说到底,义务教育均等化不是平均化,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为接下来的人生打下较为均衡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充分释放个人的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