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有战事︱中国战机扬威 美国和台湾也慌了
中国战机在巴以冲突中一战成名,以“0:6”的战绩击落了印度进口自法国的阵风战机、俄罗斯的苏30和米格29战机,以及以色列的“苍鹭”无人机,让人见识到了中国战机深藏不露的惊人威力和欧洲战机徒有虚名的脆弱本质。
以这次被击落最多的“阵风”为例,这款被卖到印度、希腊、埃及、卡塔尔等多个国家的战机,由法国达索公司生产,一直被吹嘘为欧洲顶流,自推出以来就顶著欧洲最先进战机的光环,声称“对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被誉为当时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多用途战斗机”,结果上阵一较量,居然连已经开始在中国退役的歼-10C都打不过。
而这款为中国扬名立万的歼-10C战机,不过只是一款三代机,和号称四代半的法国阵风有整整一代半的差距,在中国的战机序列里根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弟弟,在国内参加航展的时候连个遮雨的棚子都混不上。还处在试飞阶段的中国六代机不算,在J10C之前,中国至少还有歼-10C、歼-35、歼-16以及歼-11等多款性能更先进的战机。作为三代机的歼-10C都能如此大显神威,若换成其它战机上阵,只能更为惊人。
此战不仅给中国军机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世界军火市场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把印度打得灰头土脸,揭穿了印度这个南亚次大陆“强国”外强中干的本质,还彻底打散了长期以来笼罩在欧洲战机身上的光环。而且它还进一步让人联想到了中美军机的实力对比。既然被吹嘘为欧洲顶流的“阵风”如此不堪,那么美国战机呢?是不是同样也徒有虚名,真打起来实际上不堪一击?
所以这次中欧战机实战对垒,虽然发生在印巴,但是它产生的冲击会远远溢出印巴,会影响到印巴以后的军购倾向和整个世界军火市场。甚至还会让美国大吃一惊,以后美国在对中国实施抵近侦察与中国发生空中对峙时,一定会格外小心。至于长期仰赖美国保护,从美国花大价钱购置美式军机武器以自保的台湾和以色列,更是会慌得手足无措。
因为在台湾,目前在役的战机分为三种,一种是台湾产的IDF经国号战斗机,一种是从法国进口的比阵风还老旧的幻影2000-5型战斗机,一种是美制F16战斗机。
这三种战机中,IDF经国号已经完全不是中国大陆战机对手,幻影2000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在“阵风”坠落的烟尘中又彻底丧失。现在也就只剩下F16,因为还没有和中国战机对过阵,多少还能为台湾提供一点心理安慰。但是,也正因为F16没有和中国战机对过阵,谁知道这款战机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呢?万一两岸发生冲突,谁敢保证它不会重蹈法国“阵风”的覆辙呢?
现在在两岸之间,海军方面,台湾已经完全被压制,对中国大陆形不成任何实质威胁。战略力量方面,台湾更无法和大陆抗衡。军事技术方面,中国大陆也已经实现超越。也就在空军方面,仰赖于升级版F16和子虚乌有的“美国出兵”还能提供一些情绪价值。
如今印巴这一战下来,多数台湾人心里开始打鼓,幻影明显是不行了,这个F16它到底能不能顶住大陆战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天台湾的所有名嘴和军事类节目,无一不在讨论这个话题。这个讨论本身,就反映出了台湾的某种不安情绪。
在中东,以色列相对于周边阿拉伯国家仍具有军事领先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是建立在阿拉伯国家的不团结和军事技术落后基础上。长期以来,多数中东阿拉伯国家主要从前苏联和俄罗斯购买俄制飞机等作战平台,以色列则主要从美国购置飞机和各种作战平台。俄制武器相对于美制武器的实战能力,在历次中东战争、两次海湾战争以及俄乌战争中被多次证明存在巨大差距,从而为以色列战胜周边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充分信心。
但是随著中国战机和武器系统崛起,特别是经由这次印巴实战检验,以后中东阿拉伯国家必然会加速舍弃俄制武器,转而从中国采购。如果这些中东阿拉伯国家大量装备上中国制造的先进战机和其它作战平台,然后再和以色列之间爆发冲突,以色列是否还能像之前历次中东战争那样稳操胜券?恐怕谁都不敢给出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