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有战事| 有多热闹 就有多无聊!

撰文: 梁平
出版:更新:

在中美贸易战硝烟下,台湾蓝绿互殴风波在4.26总统府前凯达格兰大道游行后进入新阶段。

民进党以执政便利,通过检调力量对发起罢免绿营立委的蓝营国民党进行政治恐吓,以涉联署造假为名搜查了国民党新北、基隆的三个党部,并声押了这三个党部的相关负责人。

为提高蓝营气势,减少蓝营立委席次损失,国民党也反攻为守扩大战线试图发起对赖清德的罢免、弹劾案。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布,将在5.20赖清德就职周年当天,在立法院提出罢免案、弹劾案,争取罢免或弹劾赖清德。朱立伦表示,他已要求所有蓝营民代,全力协助所有罢免民进党立委的第二阶段联署,全面发动各种罢免赖清德的运动。

朱立伦称赖清德是台湾选出来的“独裁者”,现在是赖应该反省的时刻,他应该“悬崖勒马”。接替柯文哲担任台湾民众党主席的黄国昌也附和说,想要赖清德下台已成为多数台湾人民心声。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副总召张启楷则呼吁全民双管齐下,响应罢免赖清德、也支持罢免十四席民进党立委。

朱立伦对赖清德的“独裁者”定位很准确。赖清德虽然是台湾的民选领导人,却具有明显的独裁者特质。或者说,是否为独裁者,和民选与否并没有必然联系。特朗普也是美国民选总统,所有人都从他身上看到了独裁者的本性。这种本性在赖清德的身上也有缩小版的体现。只不过特朗普掀起的是惊涛骇浪,而赖清德搅动的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

不过,国民党和民众党想通过罢免或弹劾赖清德却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依照目前法定程序及门坎,罢免总统首先需要1/4的立委提案(29人)和2/3立委同意(76人)才能宣告罢免案成立。接下来在投票阶段,需要投票人数超过选举人总数一半,且在有效票中,同意罢免票需超过有效票的过半数。

至于弹劾总统案则须经29席立委提案并经76席立委同意后才能成立。然后由立法院提出总统、副总统弹劾案,由司法院大法官审理,经宪法法庭判决成立时,被弹劾人应即解职。

国民党发起反赖抗议行动

依照台湾的政治版图结构和民进党对司法机构的掌控,无论罢免还是弹劾赖清德,在目前显然都不具有实现的可能。国民党发起这场行动,主要在于给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政府施压,同时提振反赖阵营士气。此举虽然达不到罢免、弹劾目的,但是通过这些操作,能显得在野的国民党“还有事在做”,让国民党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废物。从政治的角度看,国民党的这些做法其实就是一个字“玩”,看起来又是罢免又是弹劾,大阵仗搞得热闹非凡,但实质意义一点没有。既遏制不住赖清德的台独,也无法对民进党进行有效牵制。

而对于黄国昌担任主席的民众党来说,其实从柯文哲被羁押调查那一刻起,这个党就已经基本蒸发了,它的选民基础已经崩塌了。民众党虽然目前还是台湾立法院第三大党,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民众党籍的立委不过是一具还尚未死透的政治尸体罢了。到下次选举,原属民众党的这些立委席位都得统统失去,民众党的“小草们”也会重新寻找政治主人。

在这杯热热闹闹的风波中,赖清德和他领导的民进党是大赢家,唯一的大赢家。柯文哲和民众党已经废了,在下次总统大选中无人能再挖民进党的墙角,和民进党抢夺选民。因为民众党溃败,国民党也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政治合作对象,除非赖清德做得实在太烂太烂,在下次大选中,已经不可能有岛内政治势力对民进党构成有效挑战。而赖清德本人,则通过强化党内政治权威,打击党外竞争对手,成为台湾民主化后权力最集中的领导人。赖清德身上的赌徒特质,在他担任台湾总统后得到集中释放,他上任后的一系列举动不仅在到岛内引发在野党反弹,隐隐呈现出台湾人曾经很熟悉的威权政治的若干特征,也空前加剧了两岸紧张局面。在这场充满张力的对峙中,赖清德俨然已成台岛这一侧的霸王。

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对赖清德和民进党来说,现在无论国民党还是民众党,亦或是自以为手握选票可以教训政党、政治人物的台湾选民,都已经无法对赖清德和民进党进行有效制约。以后随着台湾本土新生代的成长和两岸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民进党的基本盘只会进一步扩大。而伴随着民进党在岛内的进一步的政治扩张和两岸之间统与独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台湾内部政治这口锅里的压力必将会持续升高,各方面的撕裂对抗与利益争夺势必会持续加剧,场面会越来越热闹。

但是,把所有这些热闹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就像现在在中美贸易战在冲天炮火中,在台湾之外,有谁会关注这些鸡零狗碎的争夺与争吵?谁会在意这些政治小丑们的表演?

自赖清德上任以来,中国大陆已经进行了三次大型对台军演,解放军的兵锋一次比一次抵近台湾本岛。而中美间的紧张局面和特朗普从美国优先价值出发所作的一切政治选择,让人又看透了美国对台政策本质。现在已经没有人相信,如果两岸爆发冲突美国会派兵介入。这些热热闹闹的场面会在茶杯里继续上演,但是茶杯的翻覆却可能就在顷刻之间。